一枚奥运会金牌带给国家的荣誉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但是对于11次打破世界举重纪录的陈晓敏来说,奥运会金牌是可以用来拍卖的。
年在广东省的一场拍卖会上,陈晓敏拿出了自己获得的全部金牌,最终以万的总价卖掉了所有的金牌,比拍卖金牌更令人震惊的是,数年之后陈晓敏便举家移民海外……
儿时展现天赋,开启举重之路
年2月,陈晓敏出生于广东鹤山一个村子里,在陈晓敏之前,家中已经有了一个女孩。
世俗的观念催使着陈晓敏的父母又接连生了两个孩子,结果依然是女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在四个孩子的到来下更加艰苦。
勉强将一家六口养活已是困难,家里哪还有钱供陈晓敏读书。
她和姐姐两人稍稍长大点后,便去父亲的酿酒坊里帮忙,虽然当时的陈晓敏只有六七岁大,但是力气却是惊人,她能抱起姐姐都抱不起的酒坛子。
也正是在酒坊帮忙的日子里,陈晓敏的力气得到了锻炼,父亲酿造的酒远近闻名,家里的条件也开始改善了许多,陈晓敏这才进入小学开始读书。
年,陈晓敏就读的学校来了一位名为苏子良的人,一进校园的苏子良就看见和男生在打闹的陈晓敏。
年仅11岁的陈晓敏正在和一群男生比掰手腕,在一阵欢呼声中,陈晓敏挫败了一个接一个男生。
陈晓敏的出色表现让苏子良眼睛一亮,广东鹤山市刚刚成立了举重队,苏子良现在正在四处寻找举重苗子。
苏子良走到陈晓敏面前,询问她愿不愿意跟随自己前往体校,练习举重。
懵懵懂懂的陈晓敏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得回去询问父母的意见,父亲不知道举重有何意义,但是听说女儿能去更大的学校读书,便答应了苏子良的请求。
苏子良先将陈晓敏安排进了县体校,进行举重的系统训练,初入体校的陈晓敏每天听着教练的安排,积极完成训练任务。
为期六个月的训练结束后,陈晓敏的天赋和努力没有白费,她拿下了体校同量级举重第一名的成绩。
随后苏子良将她带到了市举重队,举重队里藏龙卧虎,在这里陈晓敏感到很吃力,每天她要接受的训练比在体校时要多得多。
看着身边的队友纷纷参加比赛取得名次,而自己却日复一日地训练,陈晓敏心情十分低落。
苏子良也看出了陈晓敏心里的失落,他告诉陈晓敏,运动员的道路就和他操持体重队一样艰难。
如今举重队正在起步中,器材少的可怜,教练队伍也十分落后,但是只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光明总会到来的。
陈晓敏就和体育队一样,正处在年幼时期,不吃苦想直接登顶的成功必然也不会长久,只有强大了自己的力量才是最大的本钱。
听完苏子良开导后的陈晓敏不再颓废,日复一日地完成那些枯燥的训练。
苦训练艰难前行,十五岁入国家队
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陈晓敏总是起的最早,睡的最晚的那一个,举重队里只有两副杠铃,所以多出来的时间,陈晓敏就能够多举一会杠铃。
一年的刻苦训练后,陈晓敏终于迎来了登台比赛的机会,这次的比赛机会不是教练给的,而是陈晓敏击败了身边一名名队友后,亲自拿到的参赛名额。
此次比赛由广东省省队筹办,各市体育队都派出了最强的队员参加。
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这不仅是一场比赛,还是一次在省队面前展现自己的机会,这也是省队举办这次比赛的原因。
初登赛场的陈晓敏已经没有一开始的稚嫩了,眼中充满了坚定,握杆、下蹲、上举、站立,三秒过后,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陈晓敏取得了这次比赛的冠*,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小将,省队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