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在中国境内出土的文物所有权归国家,公民在发现文物后应及时上报或者上缴,使文物能够得到专业的保护,同时公民可以得到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深厚的历史积淀使我们成为一个文物资源丰富的国度,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我国可移动的文物共有万件,而国家馆藏的数量为万件,占比65.49%。
这些文物中的一部分就是来源于社会捐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民的道德素质和保护文物的法律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文物捐赠的行列中来。今天我们就要介绍到一个普通的农民捐赠文物的故事,当他挖出19件极其珍贵的文物后,第一时间拒绝了文物贩子的巨额诱惑,连夜赶上火车将“宝贝”送到北京故宫博物院。
他的名字叫何刚,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固墙镇固墙村人士,祖祖辈辈都是老实的农民。年,何刚准备在自家的宅基地里挖一个磨豆腐的石磨,在挖坑搭支架的时候,也不知道具体挖了多深,突然在地下挖出了一个大缸。好奇地打开缸盖,何刚看到了里面有各种奇异精美的瓶子、盘子和塔座等金银器,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他猜到挖到文物了。
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哪见过这些金闪闪明晃晃的宝贝,何刚既激动又忐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将文物用衣服包起来悄悄找到了时任村副支书刘红恩,刘书记后来回忆说他当时见到这些的时候也惊讶坏了,两个人随后就商量该怎么处理这些文物,最后两人一致认为:卖肯定是不行的,这些东西是国家的,一定要上交给国家。
可是该怎么捐给国家呢,两个文化水平不高的人随即想到了另外一个人,他就是固墙食品公司的主任于东汉,他曾当过兵,刚好有个战友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警卫,只要找到他就能上交了。经合计,三人决定带上一部分文物去北京找专家,于是他们连夜买了去北京的火车票,在火车上死死地盯着装文物的提包,一夜都没敢合眼。
到了故宫北门联系到战友后,故宫文物管理处的梁金生先生接待了他们,梁金生判断这些文物是元代的器物,并嘱咐将剩余的文物也一并拿过来,几天后,三个人再次来到故宫,这一次故宫奖励了他们块钱,是奖励,是路费。
回到家乡,何刚挖到宝藏的消息早已经传开,这之后时不时就有文物贩子登门拜访,何刚后来自己回忆说,有的文物贩子甚至还提着一编织袋的现金上门,他们根本不相信文物已经上交了。后来随着时间久了,他们一家的生活才回归到正常。
过后的几年,何刚的生活过得很清贫,他去江苏捡过破烂,去上海搞过绿化,去山东当过建筑工,在多地干过杂活、打零工。再后来年,他的第二任妻子患重症无钱医治,无奈之下他拿着借来的元路费和村里开的证明来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寻求帮助,这一次他得到了5万元现金援助。
可惜妻子最后还是离世了,三年后,年迈的父亲又患上股骨头坏死,而且双目几乎失明,走投无路的何刚又获得了故宫5万元救助。对于国家的援助,何刚感激不尽,还想着以后把钱还回去。
故宫专家慰问何刚家属在他上交的19件文物中,包括银蜡台2件、银盅7件、各式银瓶4件、各式银盘3件、银塔座2件、银舟1件,还有银残片1包,这些文物弥足珍贵,意义重大,弥补了故宫博物院藏品的空白,其中有一件银镀金錾花双凤穿花玉壶春瓶尤为珍贵,被列为国家二级甲等文物。
何刚,因为他无私的情怀和高尚的品格,名字被镌刻在故宫博物院为捐献者设立的“景仁榜”上。年,当他在一场意外事故中不幸去世后,国家故宫博物院也在网站上还发文表示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