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也有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多数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东门、四把、*金、龙岸、天河、小长安等地,少数散居在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环江、河池、融水、融安等县。
在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我国仫佬族总人口数为人。仫佬族是我州十个世居民族之一,截至年,我州仫佬族人口为人,主要分布在麻江、凯里、*平等县市。
6月9日上午,细雨濛濛,记者来到凯里市大风洞镇都蓬村,这里草木郁葱、古树参天、空气清新,寨子里干净整洁,时闻鸟语,这是一个美丽宜居的小山村。
“咕咕咕……”站在村民罗安平的鸽棚外,未见其鸽,先闻鸽声。
走进鸽棚,记者看到,鸽子所在的笼舍被分为很多层,每层分成若干个小笼子,每个笼子里都是一对鸽子,不少笼子里还有一个小窝,窝内有鸽蛋,有些窝内有刚孵化出来的小鸽子。大鸽子们有的在拍打翅膀,有的在梳理羽毛,还有的似在翘首以盼,形态各异,煞是可爱。
现年46岁的罗安平是仫佬族,目前,他的鸽场有鸽子多羽,每周销售一批,每批多羽,每羽23元,主要销往凯里和周边县市。
过去,罗安平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他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
罗安平养鸽已有10年,中途几次失败,但他身残志坚,迎难而上,最终取得成功。
对于贫困,罗安平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年,他在温州打工时,患上了股骨头坏死症,四处求医后,未见好转。由于承受不了昂贵的医药费,年底,他转到凯里就医。年初,正当他躺在病床上需要人照顾时,妻子却一声不响地离他而去。妻子的离弃、身上的残疾和治病的欠债,他感觉自己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但倔强的他还是不想自暴自弃。
“我得站起来,想办法赚钱就医。”罗安平重新振作了起来。就在这时,*平县旧州镇的一位病友跟他说,养鸽是条“门路”。
出院后,罗安平拄着双拐跟病友买了5对种鸽回家,在他的精心料理下,年10月发展到90羽。年底,家里的鸽子被感染,只剩了30多羽。
面对失败,他分析了原因:缺技术。于是,他就四处讨教养鸽技术。
随着他养鸽技术的提升,年,鸽子发展到多羽。当年,他向亲戚借来3万元建了一个-羽规模的简易鸽棚。
年,鸽子发展到多羽。这一年,却不幸遭遇了禽流感,罗安平想尽了一切救治办法,也只存活40多羽。家里又陷入贫困当中。回想起当年创业的艰辛,罗安平心有余悸。
罗安平创业遇到困难,村里干部也着急,想办法帮他协调到资金1万元,村民们也纷纷鼓励他“会好起来的。”
年,罗安平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年,在不懈努力下,罗安平的鸽场又发展到了羽。年,每月实现收入多元。年至年,罗安平通过“特惠贷”、低息贷款共筹集到30多万元用于扩建鸽舍,市残联向他支持了2万元创业金。年,罗安平家搬到凯里市清江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家4口住上了91.57平方米的新房。当年实现脱贫。年,鸽子销路很好,收入10多万元。年国庆节期间,他花15万元买了一辆越野车。
“村里的贫困户杨光才、张祖梅、吴开芹、王维英等先后到他的鸽场就业,每月工资多元。”村委主任吴飞说。如今,还有3户贫困户在罗安平的鸽场就业。
采访快结束时,帮扶干部拿着“易地搬迁扶贫明白卡”来请罗安平签字,他激动地说:“我成功脱贫,正是得到了*委、*府的帮助与支持。我要把产业继续做大,帮助更多的人脱贫。”
“现在,我总算找回了自信,也彻底摆脱了被妻子离弃的心理阴影。”罗安平脸上洋溢着笑容。
谈及未来的打算,罗安平表示,现在市场行情好,加上*府的*策支持,自己要抓住机遇,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来源:黔东南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