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从之前解决温饱的需要到现在开始重视健康需要;健康又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那什么东西可以在满足身体健康的时候同时满足心理需要呢?我想大家心里已经有答案了吧,那就是体育锻炼。体育运动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通过身体运动可以作用于个体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最终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改善大脑供血、供氧情况,促使大脑皮质兴奋性增强,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加强,为智力开发莫定生物基础,使人们对体外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地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综合分析能力加强。
2.体育活动可以丰富个体的情绪情感体验。
体育锻炼本身蕴含着各种丰富的刺激,能相应地引起各种各样强烈而深刻的情绪情感。体育活动还有利于保持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可以宣泄、中和、抵消和转移消极情绪。通过体育运动,可以提高自我控制感、成就感、身体自尊、增加人际交往等,从而提高个体主观幸福感。另外参加体育锻炼对改善孤独、胆怯、优柔寡断、缺乏信心等心理缺陷也具有积极作用。
3.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进取心无论是体育学习还是体育竞赛,都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意志品质,如明确的目的、为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战胜强敌的勇气、在瞬息万变的运动环境中迅速选择应变措施的决断力、长期艰苦锻炼的坚韧性等。体育锻炼的独特环境条件有助于培养人们在活动中克服客观和主观困难,培养良好的自觉性、独立性、果断性及自制性的意志品质,并使这些品质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增强进取心。
4.形成积极的个性特质,完善人格积极的个性特质包括兴趣、创造性、坚持性、公正、感激、希望、自信、责任心、进取心、自我控制等内容。积极的个性特质有助于人们在正常状态下完善自身,获得幸福的人生。此外,体育运动还可以改善身体外貌和身体活动能力,提高个体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
看完了体育锻炼的好处,你还在等什么?让我们一起运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