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症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唐代尤其盛行打马球,这时的专业体育场马球
TUhjnbcbe - 2025/5/14 19:54:00

体育场,作为体育项目的载体,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见证着人类追求健康、追逐胜利的精神,是运动员展示力与美的舞台。它也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建造技艺,是设计者和建设者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国家体育场的夜景

世界上最古老的体育场

古奥林匹亚遗址

罗马斗兽场遗址

提到体育场,很多人会联想到有跑道和固定看台的室外田径场。最早的专业室外田径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古奥林匹亚遗址。它位于距雅典公里处的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由比赛场、神殿、赛马场和周围众多附属建筑组成,是世界上最早的体育中心。其中比赛场最晚建成于公元前4世纪,是一个长方形场地,坐落在长满橄榄树、月桂树和柏树的丘陵地带。赛场长约米,加上终点后的缓冲地带共计米,宽约32米,可同时供20名运动员比赛。斜坡中央靠近跑道处是供裁判员用的坐席,跑道与斜坡看台之间设有专门的排水沟和集水坑。跑道转弯处修建了舞台,将两侧看台连成U型。看台最初是土台,后来改成大理石台,上面还加了顶棚。如今,人们依然可见保留完好的石制看台、石灰石铺就的起跑点。当时的运动员都是男性,浑身涂满橄榄油,裸体参赛。比赛项目包括跑步、跳高、摔跤、掷铁饼、掷标枪等。

赛场外有许多廊柱建筑,它们据考证曾是涂油室、冷爽室、蒸汽浴室、发汗室、温水浴室等,运动员可以在此进行赛前准备和赛后恢复。遗址还包括一个多米长、多米宽的跑马场,是供赛马和马车比赛的场地。随着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人数不断扩大,运动场外还有会议厅和运动员的住处。古希腊人在奥林匹亚举办了二百多届古代奥运会。

而古罗马的竞技场可以看做大型综合性体育场的始祖。古罗马的竞技运动包括角斗竞技、战车竞技和海战竞技。马克西穆斯竞技场是古罗马时期第一个竞技场,也是最大的一座。马克西穆斯竞技场坐落于意大利阿文提诺山与帕拉蒂尼山之间,最初由伊特拉斯坎人修建。罗马人征服伊特拉斯坎人之后,西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穆斯在竞技场东南端修建了视野绝佳的高官包厢。马克西穆斯竞技场拥有12个隔间,12组四马双轮战车可以同时在场上奔驰。竞技场的下面装备了排水系统和注水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灌注海水淹没整个赛场,让数以万计的运动员在水面上开展模拟海战比赛。公元前33年,一座巨大的铜制海豚形计数器设置在竞技场中。后来,凯撒大帝继续扩张马克西穆斯竞技场,将座位延伸至跑道范围内。当时马克西穆斯竞技场长米、宽米,拥有多达15万个座位,被屋大维形容是罗马最美丽、最令人羡慕的建筑。然而可惜的是,马克西穆斯竞技场只有跑道与中央栅栏的外围保存至今,大部分的座位都已经消失了。

而古罗马最为知名的竞技场莫过于专供古罗马帝国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罗马斗兽场了。罗马斗兽场由韦斯巴芗皇帝下令修建,在其儿子提图斯在位期间建成,下一位皇帝图密善又曾修建它,是古罗马帝国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它长轴米,短轴米,周长米,中央为表演区,长轴86米,短轴54米,地面铺地板,外面围着层层看台,可容纳5万人。看台约有60排,分为五个区,最下面前排是供元老、长官、祭司等使用的贵宾区,第二层供贵族使用,第三区是给富人使用的,第四区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后一区则给妇女使用。在观众席上还有用来遮阳的用悬索吊挂的天篷,由站在最上层柱廊的水手们像控制风帆那样操控。这些天篷向中间倾斜,便于通风。斗兽场表演区地板下隐藏着很多洞口和管道,可以用来储存道具、牲畜和安置角斗士。角斗士大多是战俘或奴隶,如果在竞技中获胜可以获得自由民身份。到了罗马帝国后期,角斗士渐渐成为明星,庞贝古城的城墙上就刻着一些角斗士的名字。

在经历了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的繁荣后,欧洲进入了由教会和贵族领主封建阶级思想禁锢的中世纪,体育的发展也被扼杀。这一期间很少有常设的体育场馆,比赛场地多为一块空地或城市广场,并且会临时设置木制平台供观众观看比赛。

西方现代体育场的诞生

雅典帕那辛纳克体育场

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到来,体育活动渐渐得以恢复。15至16世纪,赛马和马术运动逐渐在欧洲宫廷中发展起来,跑马场和马术运动场成为这一时期西方具有代表性的体育场。起初,王公贵族们只是单纯地比较马匹的奔跑速度,后来随着人们驯养技术的提高,注重人和马之间配合的马术运动发展起来。捷克首都布拉格城堡中弗拉迪斯拉夫大厅是最早的马术运动场。

到了18和19世纪,足球、网球等各种现代球类运动相继诞生,相关体育场馆应运而生。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第一个公共足球场是英国东北部的桑迪盖特足球场。它于年建成,但直到年才开始举行足球比赛。最初,球场上没有标记,也没有球门。场地的特点是沿着球场边缘设有柱子和栅栏,以帮助球员和观众知道哪些地方根据规则不能超越。球场两端各有两根棍子,这便是球门了。球场外也没有观众席,观众只能站在场边观赛。如今,这座足球场是哈姆勒队的主场,虽然它只能容纳名观众,但当地球迷仍喜欢在那里观看心爱的球队在世界上最古老的足球场比赛。

现代网球诞生后,英国和法国的绅士们最早在天然的草地上打网球,但是小草被反复踩踏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重新生长出来。19世纪70年代,法国南部里维埃拉地区的一家酒店为了保护酒店网球场的草坪,将废陶器粉碎后的红色粉末铺在了草场上,于是世界上第一个红土网球场诞生了。人们发现在红土上打网球也同样非常有趣,并且经久耐用。时至今日,英国的网球场仍以草地为主,而法国大部分网球场是红土球场。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极大地促进了体育场的发展。年,为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雅典奥运会而建的希腊雅典帕那辛纳克体育场重建完成。它位于雅典市中心,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大理石建造的大型体育场,所以也被称为大理石体育场。从远处望去,这座体育场散发着淡淡的黄色,晶莹剔透的大理石在烈日的直射下发出夺目的光彩。帕那辛纳克体育场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U字型的体育场。整个体育场南北走向,周长.33米,长米,正北面是大门,其余三面是看台,在南面看台的最高处,悬挂着巨大的奥运五环标志。由于体育场的弯道角度大易出事故,所以首届奥运会并没有设米这个项目,这在奥运会历史上是唯一一次。在4年雅典奥运会上,帕那辛纳克体育场再次启用,成为马拉松比赛的终点和射箭比赛的体育场。

随着奥运会的展开和建筑工艺技术的进步,现代体育场在建筑风格上开始融入各个国家独特的文化元素。比如年墨西哥城夏季奥运会,墨西哥大学城综合体育场建在多年前西特尔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上,建筑材料就是火山岩,从上俯瞰体育场就像是正在喷发的火山。年德国慕尼黑夏季奥运会,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以帐篷式屋顶结构闻名。为了与周围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体育场看台的2/3建在地表之下,顶棚由网索钢缆组成,上嵌有丙烯酸塑料玻璃,远远望去犹如几十根吊柱撑起几张巨大的渔网。这些体育场不仅承载着奥林匹克运动,还展现了国家和城市的文化和精神面貌。

中国古代的专业体育场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打马球图》

中国古代鞠城复原模型

中国古代最早的专业体育场可以追溯到供蹴鞠比赛用的鞠城。蹴鞠在两汉时颇为流行,皇宫或离宫中一般都会建有鞠城。东汉李尤写过一首《鞠城铭》:“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由然,况乎执机。”大意是说球场是方形的,四周筑有围墙,受传统阴阳之道的影响,讲究天圆地方,建筑对称,两端各有六个月弧形的球门,球门后是像屋子一样的鞠室。汉代最有名的鞠城是三国时期何晏描写的汉代皇宫内的景福殿鞠城。这个鞠城的边上还建了一座检阅厅,检阅厅的台基非常高,在台基的左侧修有台阶,右侧修有一条平面斜坡,方便乘坐车马的人直接登台观看。景福殿鞠城四周还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来美化环境。

唐代是一个重视体育运动的朝代,尤其盛行打马球,这时的专业体育场——马球场的修筑颇为讲究。根据文献资料记载,打马球的球场多是三面用矮墙围绕,一面是殿、亭、楼、台之类,供观赏使用。马球场的球门有单球门和双球门两种。单球门是一个木板墙,墙下开一个一尺大小的孔,加上网;双球门是在球场两边各设一门,门用两根木柱加上横梁做成。球场长米以上,宽50米以上,地面平坦光滑,寸草不生。福州考古挖掘出的唐代冶山南辟球场的底层断面显示,球场地面从上到下分别是黄土和红土夹沙、红烧土夹瓦砾、灰黑土夹河卵石和沙土层层夯筑而成,形成厚达30厘米的坚硬板块。

唐玄宗时代,仅长安城就有马球场20多个。年,在西安原唐朝大明宫遗址上出土一块石碑,上刻“含光殿及球场等大唐大和辛亥岁乙未月建”字样。经考证,这是当年含光殿及球场破土动工时的奠基石。唐中宗时,两位驸马武崇训和杨慎交为了使球场光滑、防雨防尘,“洒油以筑球场”。据《资治通鉴》记载,天佑二年,时为宣州观察使的杨渥喜欢夜里打马球,并为此特别安排了烛光球场,“十围之烛以击球,一烛费钱数万”,其奢侈豪华可见一斑。

到了宋代,马球渐渐衰落,而蹴鞠更为普及,从宫廷贵族到平民老百姓,都以蹴鞠为乐。《水浒传》里的高太尉就是靠着一身绝伦的蹴鞠技艺,最终官拜太尉。此时的蹴鞠场被称为球场、鞠场或戏球场。自唐代以来,蹴鞠的比赛规则发生了变化,球门变成了高杆上的“风流眼”,比赛以两队人员将球踢过风流眼而不落地为胜。明人编撰的足球典籍《蹴鞠谱》有“金明池上一球场,两两三三游冶郎”之句,描述的是北宋时有定期向公众开放的皇家园林金明池,因为其中一个地方长期有人踢球而约定俗成被称为球场。平民百姓踢球对设施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平坦宽阔即可,所以一般选址在寺庙道观、园林院落的宽阔处。而讲究的球场则备有遮风避雨的工具。据宋岳珂《桯史》卷二“隆兴按鞠”条,宋孝宗赵昚在宫中球场打球时,“虽风雨亦张油帟(音yì),布沙除地。”从中可以看出,宋孝宗球场防雨设备是“油帟”,就是一种能挡风防雨的高档帐幕,晴天时则撤去。

从元至清,大型球戏活动渐渐衰落,较大规模的体育场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而走步、跳绳、武术、荡秋千、摔跤、放风筝以及各类冰上活动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不过这些项目多为单人或双人,很少举办大型团体活动,因此较少有专门的体育场。

中国第一个公共体育场

辛亥革命后,现代体育运动传入我国。中国第一个公共体育场为年建设的“京师通俗图书馆附设公共体育场”。这个图书馆位于宣武门内大街抄手胡同,是中国第一个为大众服务的图书馆,里面附设的公共体育场设在一个四合院里,配备有铁杠、浪木、庭球、跳绳、秋千、铁哑铃、木哑铃等体育用品,还有一个球场。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通令各府筹建体育场,在这一指令下,不少学校修建了包括网球场、足球场、篮球场在内的简单体育场,以开展田径运动和各种球类活动。

按照国民政府教育部9年发布的统计数据,国民政府时期全国公共体育场共计个。全国重要的城市几乎都建立了省立体育场。其中的武昌体育场,是国人首次以奥林匹克体育场馆为典范建造的第一个大型运动场地。年,国民政府又在南京修建了可容纳6万人的中央体育场,是同时期亚洲最大的体育场。

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体育场馆的建设逐渐开展。新中国对已有的体育建筑进行改造,并重新修整,向公众开放。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体育场馆在规模和规格上进入了新的阶段,在功能性、经济性、科学性的基础上更突出地表现时代精神和特色。围绕着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等一系列大型赛事,多功能、可持续利用的综合体育中心成为中国体育场发展的新成果。

时至今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体育场的功能早已不限于承办体育赛事。人们还用体育场举办演唱会、新闻发布会、开幕式、庆典、展览等各种活动。体育场周边的公园、餐馆、商场等业态也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新时代的体育场,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有力的助推器。

观点交锋

坐席vs站席

国家体育场看台

看比赛是坐着好还是站着好?

20世纪初,欧洲的许多大型体育场是站席看台,只有VIP观赛区才有坐席。但欧洲人对足球运动的极大热情造成了看台的过度拥挤。年,当苏格兰与英格兰两队正在格拉斯哥伊布罗克斯公园体育场进行比赛时,部分看台倒塌,造成25人死亡、多人受伤。这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一次体育场惨案。年,英国谢菲尔德希尔斯堡体育场又发生了一次由于过于拥挤造成的踩踏事件。出于安全考虑,上世纪90年代,英国足球场取消了观众席的站席,足球场看台改为全坐席看台。

但也有人认为坐着观赛不过瘾,只有站着看才能感受到激烈的比赛气氛。至今,德国的一些足球场仍保留站席,一方面为了降低票价,另一方面也为营造气氛。不过就世界范围而言,全坐席看台仍是主流。因为不论站席设计得多么安全,坐席总是比站席更安全一些。

(原标题:体育场展示力与美的舞台)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旭夜

流程编辑:L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代尤其盛行打马球,这时的专业体育场马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