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平度经济开发区厦门路小学从“校家社协同育人”思想出发,以《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为依据,坚持“五育并举”,逐渐形成了操作性强的将“课程内容—教学路径—管理机制”一体化的创新育人体系,促进了学生、家庭、学校三方共同成长。自年,从“校家社协同育人”思想出发,围绕“正确认识校家社协同育人”和“构建基于‘五育并举’的校家社协同育人体系”两个关键问题进行探索实践,探寻操作性强、普适性高的小学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
课程内容系统化,奠基校家社育人
基于不同家长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对其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课程设计,形成以提升家长教育理念为目标的家长学校系列课程和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为目标的校本课程,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自信”课程
1.“自信”核心奠基课程
围绕核心奠基课程,学校开展校本化实施研究。教师团队基于“双减”理念下,通过“自信课堂”教学流程研究、作业设计研究等,将国家课程进行整合、拓展,让国家课程更加符合自信学生的需求与气质。例如:“二十四节气”歌,学校进行多学科融合的教育。从语文课堂上节气歌拓展到关于节气的古诗词诵读,到数学课上的历法研究、到美术课中的画二十四节气、劳动课上纸浆画用纸浆做二十四节日图、再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研究二十四节气的特点等。其次围绕核心奠基重点落实节日课程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英语节等,每个大的节日课程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小的主题和多种形式。
2.“自信”拓展必修课程
学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指向《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健康生活”的要求设置“传统文化类课程”和“健体类课程”,主要包括传统节日、感恩教育、陶艺、面塑、纸浆画和武术、啦啦操、足球。
3.“自信”拓展选修课程
学校骨干教师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以及自身特长编写了《漫画》、《纸浆画》《茶艺》《面塑》《武术》《人工智能》《传统游戏》等十余种校本课程供特色社团使用。将校本课程引进家庭,拓展校家社共育的活动模式,将其发展为亲子活动。通过组织亲子操、亲子共唱一首歌、亲子共绘一幅画、亲子共做一个手工艺品等活动,促进构建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通过组织“五育并举”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利用微视频、图片展、手抄报等形式广泛宣传,为文明家庭建设提供示范和参考。
家长课程
1.共画教育同心圆:家长学校主题课程
学校组织骨干教师、优秀家长等作深入调查,编制了适合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特点的校本课程《让自信之花在校家社育人的路上精彩绽放》,供家长参考使用。借助《牵手两代》《陪伴成长》教材,运用“五步教学法”集中开设针对同年级全体家长的“共画教育同心圆”主题教育课程群。为家长们介绍较为系统的家庭教育理念、方法和技巧。同时,学校充分考虑到城乡结合部学校家长特点,依托“家长大课堂”,通过专家讲座、优秀班主任座谈、全校优秀家长经验交流等多种灵活形式,给家长们创造提问交流的机会,以更好地了解家长的需求和困惑,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建议。
2.共享教育新理念:家长互助分享课程
学校成立“亲子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