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后悔,被幼小衔接耽误了!"一位一年级的宝妈朋友经常跟我倒苦水。“有些做法,看似赢在起点,实际却影响孩子未来发展,得不偿失。”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
如果一年级不想出现:
1、平时母慈子孝,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
2、回家丟了书包就开始玩。
3、做作业拖拖拉拉,一块橡皮玩1小时;
4、书皮可能比裤腿还脏,早上带去学校10支笔,下午回来只剩半截;
5、不知道今天的作业什么,作业就是一种负担,多做一项都不愿意;
6、书面惨不忍睹
那么,幼小衔接是必要的。幼小衔接不是说让孩子把1年级的知识提前学这么简单,而是要注意孩子的学习习惯、心理建设、阅读、思维、数感各个方面进行培养,打好基础。
一、培养孩子时间的观念
一年级的孩子当你你提出1个小时之內做完作业,下学期才学时间的孩子是不能理解1个小时有多长,最后拖拉的习惯就养成了。
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上规定时间,比如看动画片,不要说只能看一集,改成只能看20分钟,根据买际选择的一集动画片的时间定,这样子孩子就能明白20分钟是多长的时间。
玩一些时间小游戏,1分钟找东西,让孩子明白,1分钟是多久,建立孩子知道时间长短的概念。
二、立规矩
1,幼儿园放学回来先写作业。写完作业要把笔、本子和书放回原位。
2,写作业的时候不能做任何事,吃零食,上厕所都不可以。
三、书写
到了小学,1-2年级没有考试,作业难度不大,分数相差无几,在老师心目中差距就是书写。能写出好字的同学,一般会比较受到老师青睐,没有被表扬的同学形成落差就很难有自驱力的形成。
我们在幼儿园中大班的时候,在家里就会利用一些练习册做亲子互动,鼓励孩子多多练习写字。分3个时间段训练:
1,从笔顺开始这点很重要,否则你会发现写个“口”字都能写出一个“0出来。
2,控笔训练,练习手部力量,每天10-15分钟
3,字帖练字
注意:过早练书写!
练字过早会导致手部疲劳,严重的影响发育。六岁以后再考虑控笔,之前可以玩玩珠串等小游戏,锻炼手部精细度。
四、阅读
很早我们已经有买书本,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太急于希望孩子形成自主阅读,他过来找我给他读,我就认为这是不独立的表现。
但二年级才意识到,根本不需要强迫孩子一个人阅读,亲子共读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阅读后书里的一些立意是需要家长的引导。二年级发现阅读理解和看图写话老师都有了相应要求,这才发现他的能力不太稳定。建议:
1,每天一个绘本故事。
2,亲子阅读
3,交流故事情节、彼此的感受。
4,复述故事(可以让他给爸爸、奶奶等讲故事,不是直接让孩子复述给你听,当孩子没有复述清楚的时候,需要家长的帮助。思路清晰的讲出这对后面孩子的写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五、识字至少左右
进入小学一年级不识字,读题会成为最大的困扰,会让孩子具备为难情绪,并且也会过度依赖父母学习,影响以后自主学习的培养,所以识字量很重要。
1,死磕识字分级读物
《小羊上山》等对于小班开始培养自主阅读的孩子非常友好。但对于已经亲子阅读2年的大班孩子认字,《摩比爱识字》和《四五快读》更高效。
2,死磕识字卡
现在识字资源非常多,分级读物、工具书、拼图板等等,搭配使用才更有趣。
六、拼音
拼音虽然不难,但是一年级老师2周学完的快速进度,没有提前打基础的孩子还是比较吃力的。
会读、会写、会拼。能分清楚声母、韵母、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拼音这关算过了。
七、数学
幼小衔接数学的坑几天几夜都说不完,最容易误入的有这些:
1,千万别死磕思维题
一道思维题,讲一两个小时,孩子也听不懂,暴跳如雷有啥用。
建议直接跳过,过一两年,也许不用讲,孩子自己就会做。思维要到三四年级才开始发力,之前应以启蒙为主,引导兴趣培养
2,忽视数感训练
有的孩子学前加减乘除,背得很溜,但其实并不懂计算的底层逻辑,反而给入学后的数学学习造成困扰。
培养数感更重要,建立数与物的联系,弄懂计算的内核才是关键。
1-20以内加减法
以内的数的理解(正数、倒数、2个、5个、10个的数)
认识图形
认识人民币(这个太重要了,现在电子支付,很多孩子没有见过人民币,这对于孩子来说已经成为难点。
3,误学珠心算
珠心算计算顺序与课内竖式相反,大多数孩子学得不精,很容易混淆,对学习不利。更邪乎的“心算”完全是背诵,慎报!
八、英语
跟着某博主的raz三刷大法,孩子刷不上去,断断续续,学得又很快忘记。
英语启蒙还是脚踏实地,孩子掌握好手头的绘本、动画再向下推进,过早接触3年级以上的分级阅读只会揠苗助长。
九、独立能力
进入一年级,鸡飞狗跳的居然不是不会拼音和认字,而是他三天两头不见东西。幼儿园时候认为他年纪还小,很多事情都包办。
一上小学就收到老师反馈,孩子的自理能力太差,放学收拾书包都能一边走一边掉。我以为长大了就好了的生活习惯,其实都不是自然而然,而是要在早期训练。
十、美术可是小学手工的基础
在幼儿园时期没有特别培养画画兴趣。进入小学突然SJ,鼓励素质教育。校内很多手工作业:手抄报、手工...他都觉得非很麻烦,必须依赖家长做才可完成。如果再有一次机会,哪怕不是要靠美术赚钱,也要在幼儿园阶段好好陪伴画画。
十一、只学习,无户外,忽略体育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阶段,我们练的是滑板,但断断续续,会为了一些学科类学习请假。而缺乏对抗性运动,所以他的耐力和身体的壮实程度并不理想。
一年级前的暑假,我们才急急忙忙练跳绳,连续10个都跳不了。体育真的是一个值得坚持的好习惯,学习的路很长,千万别累趴在起点。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幼小衔接,进入真正的一年级就不会专心听课了,那有没有想过,老师提的问题,其他小朋友不会,而只有咱们的孩子会,在课学上更有自信,这种自信可不是以生俱来的,自信是需要环境造就的!
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