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金、3银、10铜,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传来喜讯,从宜昌西陵区葛洲坝实验小学走出的学生在体操、跳水、蹦床三个项目上共揽获21枚奖牌。这一成绩背后,凝结着该校体育老师胡晓勇对体操和跳水教育的热爱、坚守和执着付出。34年来,他发现、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苗子余人,其中5人成长为国家级体育健将、20人成长为国家一级运动员,他们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全国冠*10余次、全省冠*多次。
“找不到好苗子,我日思夜想,好苗子练不出好成绩,我更是夜不能寐。”“晓勇同学,你的家乡宜昌在60年代有体操项目,但最近20年断档了,希望你能回去接上档,为国家培养体育苗子。”年7月,毕业之际武汉体育学院体操导师张云贵的一番嘱咐,点亮了胡晓勇的梦想。怀揣武汉体育学院运动选才专业的毕业证书,带着曾在奥运冠*李宁所在的广西体操队实习的履历,胡晓勇婉拒了省内外多所大中专学校的热情邀请,毅然回到宜昌,担任一名小学体育老师。竞技体操得从娃娃抓起。在担任日常体育教学的同时,胡晓勇专注运动选才。他把学校的学生过了一个遍,把适合练体操的孩子挑出来,另开“小灶”。后来他发现校内苗子有限,就逐渐把选苗范围扩大到了周边幼儿园,对有潜力的幼儿进行免费培训。他常常到一个个幼儿园轮流上“跑课”,虽然忙和累,却乐此不疲。有时,他还当起“星探”到处找苗子。曾入选年伦敦奥运会“种子选手”的谢清晨,就是胡晓勇在大街上“找”来的。10多年前的一个早上,家住三峡坝区的谢清晨跟妈妈到宜昌城区逛街,胡晓勇看到孩子身材匀称、富有灵气,是块练体操的“料子”。于是上前劝家长让孩子学体操。胡晓勇跟着劝说了几条街,家长才同意了。像谢清晨一样被胡晓勇“找”来培养成全国全省冠*的好苗子有10多个。刚刚在省十六运会获两块奖牌的跳水“新秀”贺丁艺馨,就是年跟邻居到学校玩耍时被胡晓勇发现的。为了让孩子练出成绩,胡晓勇每天集训3小时后,再给贺丁艺馨单独加练一两个小时,小女孩于年顺利进入省跳水学校。“找不到好苗子,我日思夜想,好苗子练不出好成绩,我更是夜不能寐。”胡晓勇不好意思地笑道:“没办法,因为我太喜欢这个工作了!”培养一个优秀体育人才极为不易,就拿体操和跳水来说,空翻后要站稳,至少要练习2万次前后空翻。要让几岁的孩子练出成绩,教练不仅需要时间和汗水,更需心血和智慧。
多年教学生涯中,胡晓勇独创了快乐训练法,将复杂的动作简单化、困难的动作兴趣化、成人的语言儿童化,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训练。不少孩子练过一次之后,就喜欢上了体操。“女儿刚出生时体弱多病,一年要住两次院,我们做梦也没想到她能成为一名体育健儿,能拿4个省冠*!”左欣玉的爸爸左光武说,在胡老师不厌其烦地鼓励和指导下,女儿4岁时爱上了跳水运动,一次次突破极限,一次次实现蜕变。“遇到胡老师,是孩子一生的幸运!”年,湖北省游泳跳水中心在全省选拔19名跳水和花样游泳优秀队员,其中7名是胡晓勇的学生。湖北省跳水学校校长严容称赞:“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教师能培养这么多体育苗子,非常了不起!”“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就是看着孩子们成才、拿奖、报效国家!”早些年,胡晓勇曾在4所学校办过工作调动。“之所以频繁调动,是因为学校承诺建体操训练馆。然而当年条件实在太艰苦,有的学校实在没法践诺。”胡晓勇说。年调入葛洲坝实验小学后,教育部门和学校发挥他的体育特长,修建了简易体操馆、训练馆。胡晓勇一头扎入体操跳水人才培养中。随着全国女子体操冠*望芷艺、全国蹦床冠*周静等一批好苗子不断输送到省专业队、国家队,葛洲坝实验小学和胡晓勇引起了国家体操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