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开展体育这门课程,其主要目的不仅是增强学生体质,还是对学生意志品质、坚韧性格等方面进行培养与引导,促进学生可在日后学习或遇到困难时不退缩,而选择迎难而上的品质。要想促进学生养成以上习惯和良好品质,兴趣是主要核心基础。同时,这对于体育教学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之前传统体育课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严重,学生、家长等对体育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并不高,继而忽视体育这门课程。由此可见,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是提高学生体育成绩的关键,也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趣味游戏引导,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应用游戏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有效丰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目的性,也能较好地满足现阶段学生对娱乐的学习需求,继而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如果只依靠校内引导学生运动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环境方面家长还需要发挥自身文化资源,来对学生运动兴趣进行有效激发。因此,家长应当认识到学生各个阶段成长发展的心理特点,根据其实际发展情况,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在家庭环境中为孩子提供体育锻炼的支持,将体育动机的激烈作用进行较好的转换,比如,在学习支撑跳远、立定跳远这部分知识,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通过助跑跳山羊的方式来进行支撑跳远练习,然后在通过固定的位置进行立定跳远练习,然后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前翻后滚交叉腿接后滚的接力方式进行练习。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既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跳远的技巧和技能,又可以较好的活跃体育活动的氛围,与之前枯燥单一式的讲解方式相比此种方式既丰富有趣,还能较好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同时实际教学效果也非常明显。与此同时,家长也可在家为学生创设此类生活化情境,对学生各项运动技能进行较好的增强与提升。但是,家长们也需要适应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设置的跳远活动不要过远,既要保持一定的合理性,还要有助于促进学生保持较好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既可以扎实地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用音乐引导,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俗话说文体不分家,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一些音乐元素,不仅有助于活跃体育课堂氛围,也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对学生节奏感、乐感、协调感等方面进行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音乐与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后,先应用多媒体播放《健康歌》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较好地集中注意力来进行学习。在教学环节,教师进行知识和技能讲解时,也可随意变化音乐来与理论性基础知识和相关动作技能进行搭配。这样的方式既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减少学生运动学习的疲劳,进而凸显体育的实用性,使学生一直秉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来进行学习体育知识和参与体育运动。此外,各位家长也需要将自身之前忽视体育学科,认为体育这门课程就是学生娱乐活动的一门课程,并不能对提高成绩有任何帮助。体育这门学科虽然不作为升学考试的考核标准,但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增强学生健康体魄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方面都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基于此,家长要在家庭环境中为学生营造音乐运动的环境和氛围,比如,家长可早晨在家播放轻音乐带着孩子做一些伸展运动,为学生提供更加舒适轻松的运动学习空间,只有这样才能较好的对学生良好锻炼态度进行巩固和培养。
三、应用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对于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不高的情况调查分析显示,探究其主要因素,其一是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古板,并不能较好的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继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持续下降。其二,是由于学生受家庭因素影响比较严重,家长认为体育并不是基础性学科,也不参加升学考试,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基于以上两点问题,教师应当及时根据现阶段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来制定引导方案。在校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体育活动中增设竞技因素,这样既可以较好地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精心设计竞赛活动,也可使学生在团体活动过程中,增强自身团结互助意识。在家庭环境方面,教师还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互动沟通,使学生家长深刻意识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引导家长们可定期在家举行短跑、健美操等比赛活动,促进家长为学生树立榜样示范力量,以上这类竞技活动既不会存在安全影响,也可以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领悟寓教于乐的作用和意义。
四、结语总之,对小学阶段学生运动兴趣进行培养和引导,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养成的,属于一项既艰辛又辛苦地工作。不仅需要教师的培养。同时,家长们还要在家庭环境中为学生营造适合的运动的氛围。并且,家长还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力量,带领学生在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体育运动,继而有效增强学生对学习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