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新十条出台后,退烧感冒类药物购买难成为社交媒体发酵的热议话题。人们才意识到,抗疫三年,药师虽不是歼敌主力,但却承担着“弹药”供给及合理使用的重任。
疫情三年,医院药剂科药师王子民就像全民药品保障移动管家,哪里需要哪里搬:北京冬奥会医疗保障、新国展方舱支援、广安体育馆简易门诊运行......医院的药房在整个北京城平行移动,以不同形式参与这场特殊的战斗。
冬奥综合诊所:零感染北京村的别样“年”华
年,医院被指定为北京冬医院,为各国运动员、随队官员和工作人员提供医疗保障。一年后,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医院的冬奥保障提出了新的难题。
年1月23日,北京冬奥村综合诊所正式开诊。王子民作为冬奥会医疗保障团队的综合诊所药师的一员,成为这个难题的解题人之一。
王子民药师在冬奥药学团队里承担着药品库管的工作,随着冬奥盛会拉开战幕,他从前期繁忙的筹备转入一线实战,从账页、货位的建立到每一次盘点登记、从各种情景的模拟训练到第一张处方的发放、从防护服的穿脱训练到工作岗位的清洁消*等等,王子民和队友们不曾懈怠,24小时全天候的为医疗队员提供药学服务,“全副武装的上完一天班,身体上虽然很疲惫,但心里还是止不住的兴奋,总想着要把最规范的药品管理和最优质的药学服务展现在国际友人面前”这个春节,王子民和所有医疗队员们是在冬奥村过的。除夕那天,他们一如往常,伴着蒙蒙亮的天空乘坐大巴车来到诊所,队友间互致新年的问候后便投入到工作中,细致入微的防护服穿脱,认真的工作间消杀,为来诊的外国朋友们送去最具年味的药学服务,个性化的用药指导,仔细清点、做好短缺药品的请领计划,完成一天的工作,一路欣赏着冬奥村美丽的夜景返回驻地,放松的躺在床上看看喜欢的赛事转播,和家人们一起视频聊天,这个年过自豪骄傲、温暖充实,更别具一格。他们每天在各种情景中来回切换,严格落实各个环节的院感防控要求,期待能够保障北京冬奥村在疫情仍严峻的春天保持零感染。
王子民在冬奥村综合诊所工作
令王子民药师印象深刻的是,1月26日和28日,国际奥组委药学专家MarkStuart以及首席医疗官团队一起到综合诊所药房考察工作。当班药师王子民负责了具体接待和介绍,“专家团队对药品存放和药品分包的整洁环境、中英文双语的货位标签、WADA药品和阿片类药品单独存放的药事管理模式表达了充分的肯定,对药房的发药流程、各项管理规范、工作记录都非常满意”王子民回忆,“特别肯定了我们的取药机器人对于院感防控的重要意义,说这是个科技感十足、令人着迷的设计。”考察期间并专家们还亲自录制了机器人模拟取药的小视频,录制期间有一位专家有意挡在机器人的行经路线上,测试它是否会撞上来,结果机器人及时减速顺利绕行,引的大家专家团队一阵喝彩。
王子民和同事们会认真审核每一张处方安全性、有效性、适当性,确保发对药、发好药。尤其对于运动员来讲,兴奋剂类药物要烂熟于心,更要熟练掌握其适应症、用法用量等,做好兴奋剂管理的守门人。北京冬奥村综合诊所运行31天,他们在冬奥村取得了全员零感染战疫成果,药师们平均在岗工作时长约10小时/天,药房共完成诊所医生处方张、NOC/NPC处方30张,用药咨询个,药学干预68次,接待外宾参观32次,组织培训2次,成为北京冬奥会服务时间最长、接待人数最多的药学保障团队。
对于初任药品管家的子民来说,这段特殊的经历也成为他在年抗疫下半场总决赛的宝贵经验。
新国展方舱:当好六大方舱大总管
11月12日下午,医院医院医疗队贮备人员的王子民临时接到通知——去支援北京顺义新国展方舱。“领导在电话里让我做好准备去报道,其实没啥准备,把年初冬奥医院集合了。”轻装上阵的王子民没想到,他将在接下来一个月承担六个方舱的药品大总管。
入舱第一天,如何设置药房、设计药品使用流程成为王子民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医院把药房设在了红区,但我们还是结合武汉方舱的工作模式,把药房设在绿区方便药品供给。”做这个决定时,王子民和他的同医院将负责整个新国展方舱的全部药品供给,但正是这个设置在绿区的药房,在之后的一个月里承担了整个新国展方舱药房的关键角色。
王子民在检查方舱药铺的药品供给
为保障所有舱内患者药品使用方便快捷,王子民将药品分为三类管理:急救药品、常用基数药品、普通慢病药品,按类分区存放使用,同时制定规范化的使用登记制度:急救使用:存放于舱内抢救车中,按需舱内医护医嘱登记使用;常用基数药品:存放于舱内医生办公室小药车中,按需舱内医护医嘱登记使用,绿区药房定期补基数。普通慢病药品:存放于绿区药房,药师按医嘱分包,随下一班进舱医护带入舱中。
当王子民所在的W2舱药品供给平稳运转时,他接到了一个又一个同行从其他舱内打来的我需要找你去领药。原来,在北京疫情日益严重下启动的新国展方舱,医院承担全部药品物资供给任务,王子民也由W2舱的药师变为了整个新国展方舱的药品总管。对于90后的王子民,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源源不断的药品需求没给他任何缓冲时间。
“我得重新构建HIS系统!”当各舱认领药品的手写请领单和手工台账堆满办公桌,当他得知又新开了方舱后,他意识到,将来还有几个方舱待开是未知的,但药品的需求一定会只多不少。于是,王子民和他的同事们开始结合房舱药学保障工作的实际运行情况,通过对HIS系统的重塑升级,将原有”药房与药库结合、一房供六舱”的药学运转模式,改为“库、房分级”管理模式,解决了方舱药品管理管繁琐无序的困境,做到了各舱药品出入库全部信息化留痕,既保障药品申领方便快捷,又保证药品使用全过程清晰可视。开舱10天后,新国展方舱药库的药品也已从建院初期的66种扩展到88种,可以满足舱内不同患者的用药需求。
保障患者用药第一位,药库制定了《药库工作管理方案》,既方便了各舱的药品领取,又使整个药学团队的人员网格化、职责清晰化、流程精细化,为房舱患者用药保障及药学程式化运转提供了解决方案。除此之外,阻断病*隐匿传播、保护战友更是必不可少,药库在室外空旷处设置了“药品交接区”,避免各舱取药人员交叉感染。由此,这条运行长达一个月的药品供给渠道创造了零感染记录。
当然,作为管家,王子民和他的同事们不仅在开舱时承担了药品保障工作,也在闭舱中全程负责新国展6舱剩余药品全面清理封存,制定退药流程,落实有序清退,确保账目清晰,不浪费一粒药。
“有始有终,这些药是从我们的系统一样一样发出去了,我们要走了,又把他们一点点收集回来。”王子民在新国展做闭舱药品封存那天,没想到两天之后他将在另一个体育馆与这些常见的药物再次重逢。
广安体育馆发热门诊:站好疫情最后一班岗
12月13日,北京新国展方舱闭舱第二天,王子民到家三小时后,再次接到出征电话——医院在广安门体育馆的简易发热门诊需要有经验的方舱药品管理人。
当时,王子民正坐在客厅地上听女儿给他讲故事。“爸爸,汪汪大队要出发救援啦。”一个月未见,他3岁的女儿正手里拿着玩具兴奋的边说边模仿。“对,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莱德队长。”放下电话的王子民附和闺女,也在心里默默许愿:这是疫情最后一班岗!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对风险区划定和管理、核酸检测、隔离方式等工作提出十个方面进一步的优化要求。为避免交叉感染、保证居民的就医需求,医院牵头在广安体育馆开设简易发热门诊,在每日的早10点至晚10点,为16-65周岁发热患者提供对症药物的治疗和开药服务。刚刚在新国展方舱脱下队服的王子民药师,又将在广安门体育馆重装上阵。
为确保广安门发热门诊下午1点准时开诊。12月14日一早,医院库房领了药。“医院药品也面临着挤兑和不足的情况,但为了保障准时开舱,我们整车整车的去给发热门诊备药。”不过,排队买药的市民像是在跟接力送药的王子民比赛,旺盛了购药需求很快吞噬了王子民一天两趟的药物供给。晚上8点半,紧急调运的第二批药品又发完了。但王子民从药房帐篷望出去,排队买药的人群,从诊室连着挂号室,再把队伍甩到体育馆看台远处,密密麻麻都是人。当晚9点,第三批药品开始供给时,体育馆内排队的患者依旧只增不减。
王子民在广安门体育馆发热门诊给市民发药
广安门体育馆发热门诊开设4个就诊台,患者由候诊区、接诊区、缴费区、取药区,依次单向流动。简易发热门诊设有临时药房、药库,配有解热阵痛药品。王子民和他的同事每天发放完最后一名患者的全部药品清点完毕才收工。但第二天一早,他们又得赶在10点门诊开诊前,把当日所需的常用药入库上架。这一周的时间,王子民就像他在新国展升级过的HIS系统,日夜不停地向前来发热门诊的市民投递感冒清热颗粒、甘草片、泰诺等常见药,直到他也被感染。
这个维系北京西城区市民发热门诊供给的药房,最初由王子民药师和金象药房的队员维系着。但当他们也被感染后,人员保障就成了问题。“我们的药品供应是充足的,绝不能因为药师感染就停止发药。”王子民带着低烧连夜做了人员规划申请。很快,医院一位已经感染,但还未完全康复的老师加入了药房,解了燃眉之急,随后上东支援队的兄弟们也加入了抗疫工作,简直是雪中送炭。但这样的支援,也只是暂时的,随着工作的继续,队员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出现发热的症状,不过只要有人倒下也总有队员再次挺身而出,而他们有的可能刚刚退烧,有的甚至还在低烧,大家前仆后继确保高峰期药品发放和供给。医院做药品总管的经历,让王子民的广安门发热门诊药房在市民连夜排长队购药、在药师相继感染的情况下,依旧照常“营业”。
广安门体育馆发热门诊开诊第一天,接待完最后一名取药患者已经是15日凌晨。王子民在收工后发了一条朋友圈——今年最后的战役:揭开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