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幼儿园教育是人们接受系统教育的第一步,能够为以后的教育打下坚实的根基。随着“全民健身”计划、“健康中国”战略等*策的提出,我国幼儿体育的发展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幼儿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对幼儿体育越来越重视。
01国家对幼儿园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传播幼儿体育教育思想是关键
年11月21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到: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幼儿、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
这就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教学活动有直接影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会提升体育活动质量,也将不断改善“任何老师都能上体育课的现象”。3-6岁幼儿的各方面身体机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科学合理的幼儿体育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幼儿运动能力,而且对幼儿的心肺功能也有积极的作用。
幼儿的协调、平衡、反应等能力和幼儿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并且幼儿的大脑尚未发育完全,适当的幼儿体育活动有助于大脑的发育,有助于幼儿的智力发展。所以说幼儿体育对幼儿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3-6岁幼儿的基本身体素质令人堪忧,肥胖、运动能力下降、视力下降等问题明显突出,我国幼儿的基本身体素质与西方发达国家幼儿基本身体素质存在差距,并且差距在逐渐扩大。
在我国年国民体质监测中可以得出,幼儿身高均值比年低了大约0.61厘米;体重均值比年增了约0.26千克;BMI均值比年增长约0.33,说明幼儿的身体素质有所下降。随着“二胎”*策的开放,我国幼儿的数量不断上升,已有的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数量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
经调查发现:90%以上的幼儿园并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之前都是其他专业老师代替上课,他们并没有专业的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做支撑。在幼儿教师数量上,女多男少为普遍现象,幼儿体育教师更是存在几乎为零的尴尬境地。
在其他幼儿体育教师结构方面也存在着其他方面的问题,例如:幼儿体育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普遍较低、教学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幼儿阶段是人生快速发育的第一个*金阶段,科学合理的幼儿体育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
而且对幼儿的心理和性格也有一定的塑造作用。希望通过此次研究,传播幼儿体育教育思想,提高社会对幼儿体育的认知度,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身体发育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促进幼儿体育教育的发展。
02塑造幼儿体育精神,促进幼儿发展的途径和手段,增强幼儿身体素质
1、幼儿体育
“幼儿体育”是幼儿教育的一部分,“幼儿体育”就是通过对3~6岁幼儿身体的养育和教育,塑造幼儿体育精神,让幼儿从小学会至少一门赖以终身体育锻炼的体育项目或技能,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实现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体育”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途径和手段,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幼儿教育的目标。
幼儿体育这一概念虽有不同的表述,但是所包含的内容大相径庭。幼儿体育就是指针对3-6岁幼儿,为了达到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以体育活动为手段,从而达到幼儿教育的最终目标。幼儿体育教育是人生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幼儿园体育活动就是以幼儿园为依托,以幼儿为主体,体育活动为手段。
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得幼儿的身心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幼儿园是幼儿进行教育的最主要的场所,幼儿园体育活动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手段。幼儿园体育活动能够有利于增强幼儿的体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幼儿的身心协调发展。
2、体育教学活动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的作用
儿童的身体机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来说,锻炼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途径。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方针(试行)》,“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孩子的生命和促进他们的健康放在首位”。运动可以帮助孩子的肌肉骨骼发育。
科学适宜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身高体重的健康发展,强健体魄,增强体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通过体育活动,儿童的身体运动和大脑协调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使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协调发展。体育活动还有助于儿童的反射能力的发展,为他们的智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体育教学活动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儿童体育对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具有直接而重要的意义:直接的意义在于它能直接带来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快速发展;重要促进是指能促进儿童的心理、智力、情商、意志、体质等维度,通常表现为立体发展。
当前我国的家庭普遍只有一个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从出生起就受到重视,在给予过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