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26日讯(通讯员彭姣伟)年8月,对于邵阳体育运动学校支教老师李娜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她怀揣支教情怀,走出繁华都市,不辞辛劳来到隆回县高平镇,用时间交换空间,用芳华点亮希望,为孩子们播撒梦想的种子,书写着无悔的青春之歌。
农村的孩子更需要光和热
从教20多年的李娜深知:农村的学生更需要光和热。支教的学校离市区有50多公里,县城70多公里,两市三县交界之地,村民笑称“鸡鸣一声听三县”。
高平的偏僻不在路之远,在路之崎。当地人出行一般是不走新邵县龙溪铺镇,那里有一段路的地势太险要。因为修路,有两个月,却必须要经过那里。
陡峭的山势,连续十个急弯,本就不宽的路面,虽已硬化却已千疮百孔,前车驶过,后车只能见到一片沙尘漫漫,不时弹飞的小石头,把本已拧紧的神经,撑得更紧。
一路颠簸,前方地势稍平,蛇形公路沿高山延伸数十里,两边高山耸立,河水伴着马路一路咆哮,阳光从林间穿过,风景虽好,李娜却无心欣赏。
年初,暴雪倾城,作为山区的高平镇更是冰天雪地,雪压断了树枝,隐没了种种物体的外表。人们纷纷闭门不出,班车被迫停运。可为了不耽误学生一节课,李娜在假期尚未结束时,就赶往支教学校。
她驾驶着小车行驶在冰雪覆盖的山路上,好几次,车轮打滑不受控制,差点车毁人亡。
路上的难是一阵子,生活中的落差却要花时间来适应。李娜虽不是娇气之人,但毕竟城里的舒适生活环境给了她本能。
不过此时,作为有着20多年教育生涯的李娜来说,更在意的并不是环境如何了,而是教育的重要性,她也更加清楚的知道,知识对于大山中的孩子意味着什么
所以,不管是烈日炎炎时蚊虫的时常光顾,还是寒风呼啸时冻疮遍手脚,她已经全然不顾,在乎的是孩子们有没有听懂,教学的知识点有没有讲透。
她只希望通过此次支教活动,播撒爱的种子,传递温情与希望,帮助孩子们感受学习的乐趣与真谛,探索更为广阔的学习世界。
将泥土凝固成山峰
支教老师是一把泥土,她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将泥土凝固,成为一座山峰。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可以为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也可以成就他们辉煌人生。
开学第一天,李娜在班级公布了电话,告诉学生这是“热线电话”,有困难,有忧愁,随时可以拨打。她还设置了一个信箱,谁有悄悄话,都可以将纸条投入信箱里。她还经常购买零食,利用休息时间和孩子们开展座谈活动。
就这样,学生们对这个“城里来的老师”敞开了心扉,她们的心紧紧的和她栓在了一起。
通过一次次座谈,李娜掌握了学生们的家庭情况,了解了他们的所思所想和喜怒哀乐。在平均“分”爱的同时,李娜会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