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医师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电视是传播媒体资讯的工具,也是传播意识形态的工具。
虽然现在很多电视失宠,人们都转向了电脑和手机,但电视的作用依然不容忽视。电脑和手机上的节目只不过是一些电视上的节目转移过去了而已,即便没有转移的,是互联网平台生产的,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观,都是沿袭了电视节目的制作套路,也就成了意识形态传播的阵地。
电视节目大多是广告、电视连续剧、电影、联欢晚会、新闻、体育类节目等,不管是正规的节目还是广告,似乎都带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痕迹,也都在宣传正能量。广告在宣扬吃的,喝的,用的,开的东西,看似无关紧要,不带什么意识形态的痕迹,其实只是在宣扬美好的物质生活,诱导人们憧憬那样的生活,并不惜为了那样的生活而去花钱。看似很正规,也符合市场规律的需求,其实只是诱导人们花钱,而花钱很容易,挣钱却不容易。
市场成了资本和权力合谋之后的主导市场,而不是自由市场。于是,资本市场繁荣之后,人们就成了资本的奴隶,要去打工挣钱,不然就不能追求什么物质享受,连同基本的物质享受都不能满足,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于是,大量的人开始打工挣钱,开始脱离土地,把自己的生活从土地上剥离出来,强行植入城市,即便成了廉价劳动力也在所不惜。而他们在乡下能认识世界的途径就是电视,即便看了电脑和手机,也还是受到了电视延伸过来的套路影响,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影响,知道该如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也知道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奋斗。看电视多了,人们就会把自己代入到电视里面去,把自己当成电视剧中的主角,而电视剧大多都是都市剧,男女穿着光鲜亮丽,在大都市里工作,谈恋爱,对付柴米油盐酱醋茶。看这样的电视剧时间长了,人们会感觉自己就是电视剧里的主角,甚至要跟着电视剧里的白领学习,搞一些婚外恋了。
如此的价值观引导,如此的意识形态传播,就是为了让人们向往城里的生活,好推动城市化进程建设。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城市文学开始大兴,一直到现在,城市文学仍然有着很广阔的市场。并非作家执意要写,而是受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剧,就会渗透城市化进程的意识形态,而且从作家创作城市文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搞城市观念的渗透了。即便是一些新闻和报道,也只是把焦点集中在城市中,并不会集中在农村。于是,人们看到的都是城市光鲜亮丽的人文景观,而不是农村的很多脏乱差的地方。当然,城市也有脏乱差的地方,只不过没有被新闻报道出来而已。在无形中,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到电视节目中,成了影响人们的东西。就是娱乐节目,也不是纯粹娱乐,而是要把主题往“有意义”方面靠拢,而“有意义”一定是和主流意识形态沾边的意义,而不是随便套用一个意义。
体育节目应该不会灌输主流意识形态了吧?当然还是会灌输。按理说,体育是自己的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个人体质,本无可厚非。但体育一旦形成集团化、规模化运作,就不是个人强身健体那么简单了,涉及了资本的运作,权力的运作,就要体现主流意识形态,不然就会跑偏。看看足球健将们,挣多少钱,又能赢几场,就知道资本和权力是如何运作了。即便人们有些怨言,也不会掀起什么波澜,毕竟体育不是一般人所能控制的,而是成了资本和权力联手打造的赚钱项目,要到处传扬体育精神,最好让每个人都去锻炼身体。其实,只是为了卖体育器材和体育培训课,甚至一度带火了传销市场的保健食品和保健器材。生命并非真的在于运动,吃少一点,少活动,照样可以长寿,而经常运动的人,也不一定就长命百岁。之所以宣扬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就是为了推动体育市场的繁荣,而不是为了个人的身体素质提高和养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电视泛滥的时代,几乎家家都要购买电视机,从电视机里获取外界信息。九十年代后期出现了电脑,但互联网还不普及,资讯还不发达,人们还不能轻松上网。到了二十世纪,互联网大潮席卷而来,智能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达到了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程度,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从电视上转移到互联网上,成了必须要灌输的东西。人们看电视是被动接受,用电脑和手机是主动获取,不管是被动接受的信息还是主动获取的信息,都渗透了意识形态,也都被认真筛选过了,当然不会出什么问题了。要是有人敢在网上乱发信息,就成了传播谣言的行为,要被追究责任。于是,不管是电视还是互联网都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没有什么不和谐的东西了。那么,主流意识形态也就真的渗透进人们的大脑里,成功控制了人们。
要是还有一些用自己头脑思考的人,或许是没被控制的一群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