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现场看了几场比赛后,乔帅亮出12人大名单 [复制链接]

1#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_5951557.html

CBA常规赛第二阶段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除了赛场上的比赛吸引球迷们的眼光之外,场内观众席上坐着的一位“特殊”球迷也让大家议论纷纷,他就是中国男篮新任主教练乔尔杰维奇。

而至于他看比赛的目的是什么,大家自然也都心里有数。

现在看来这赛会制的比赛也是有好处的,最起码对于乔帅来说,他所要考察的队员都在这片场地上,他只需要来到场馆就好了,不用在各个城市之间飞来飞去了。

而且这一次乔帅很明显也是做足了功课,现场不光是用眼睛看,还动手用笔记,据说他有一份篮协提供的名单,然后他根据这份名单先“认人”,对上号了之后,在对其球员进行“评估”。

根据他看到的情况,对这些球员进行“评星”。

前段时间查了一下乔帅之前带队的用人习惯,由于他深受欧洲篮球的影响,所以他喜欢排出4后卫+5前锋+3内线的这样一个“偏高大”的阵容。

因为,篮球本身就是“大个子”更占优势,再加上现在球员的运动能力更为发达,等于是身高和灵活兼有之,这样一来,为什么不用“大个子”呢?

那么我们就用乔帅的这个阵容,来往男篮的身上“套”,看看最后能够得出一套什么样的阵容。

后卫:

郭艾伦+孙铭徽+赵睿+吴前

先说说不能入选的,徐杰和姜伟泽,受限于身高,确实比较遗憾,但是国际赛场不像国内赛场,稍微实力强一点的队伍,防守到位率都非常高,一旦到位,徐杰和姜伟泽几乎很难再有出手的空间,关于这一点这个夏天看了世预赛和亚洲杯的球迷应该比较的感同身受。

林葳和张宁,由于第一阶段打的不错,也是得到了很多球迷的呼吁,但是大概率他俩应该也入选不了。

首先,他俩的能力暂时还不足以“挤掉”已上的这4名球员,其次,虽然他俩都很年轻,但是这4名球员的岁数也都不算很大,甚至可以说正处在当打之年。

这一点绝对不是“迂腐”,而是实事求是。

年,年仅17岁且一场职业比赛没有打过的陈江华,被时任国家队主教练的尤纳斯给破格提拔进入到了国家队。

当时是因为陈江华展示出来的天赋确实得到了认可,虽然他个头不高,但是速度奇快,有些时候可以利用这一点去给对方的防守造成一些困扰,后面的比赛也证实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当时的国家队后场确实缺人,只有刘炜和孙悦他俩,而且考虑到俩人不同的功能属性,很多时候他俩还要同时登场,这样一来等于就没有替补后卫了。

陈江华的出现,可以很好的填补这个空白。

所以,陈江华就这么入选了国家队,而现在的林葳和张宁都还需要再等一等。

至于胡明轩,只能说可惜了,目前来看他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了心态上,但是不管是哪方面的问题,都需要他自己去克服,现阶段他的实力就是够不上国家队的标准了,这个我们都得承认。

当然,还是那句话,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关键看他自己能不能突破自己,希望他可以。

郭艾伦+孙铭徽+赵睿+吴前,可能有些球迷也不认可他们四个,但是必须要承认的是,他们4个就是目前中国男篮最好的4个后卫。

郭艾伦、孙铭徽,有传球还有自主进攻能力,赵睿身体素质彪悍且也有自主进攻能力,吴前现役最好的后卫射手。

而且这4个球员的身高,至少都在公分以上,郭艾伦和赵睿是在公分以上,老老实实的打后卫,无论对上任何对手,在身高方面来说,我们都没有那么吃亏了。

锋线:张镇麟+顾全+曾凡博+郭昊文+胡金秋

先给周鹏的球迷说声抱歉,我当然知道老队长还有“油”,世预赛对阵巴林,不是他在关键时刻的那个3分球,说不定常规时间我们就已经输了,到现在都还不确定已经晋级明年的世界杯了。

但是,篮球是一项传承的运动,他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全部了,89年出生的他已经33岁了,明年就34岁了,是时候把“接力棒”传给下一位了。

还有朱俊龙,他也非常优秀,可是只有防守没有进攻,这个在国家队真的很难。而且客观的说朱俊龙的防守也只是够积极,但是技巧性方面还是差一些意思。

所以,接下来就看以上5位老兄的了。

张镇麟、曾凡博,都是新时代中国男篮锋线上“天赋”的代名词,这一点已经无需证明,哪怕是曾凡博受限于球队的战术地位,目前的数据上没有张镇麟那么出色,但是他那偶尔露出的峥嵘也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篮球,有天赋后面就还有很大的可能,如果没有,就会很难。

胡金秋和郭昊文,目前都还在养伤的阶段,不在此次乔帅的考察名单内,但是,只要他俩能够伤愈归来,并且在未来的日子里保持健康,在这个位置上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郭昊文的特点在于他能够持球,甚至可能是丁彦雨航之后结合球能力最好的锋线了。

胡金秋更不用说了,上个赛季的常规赛MVP就是最好的证明。

阵地战他有非常稳定的中距离投篮,而且防守还能延伸到3号位,防守反击他能跟着后卫一起下快攻,甚至由于具备“腿长”的优势,他往往还能跑在最前面。

之前入选奥运会3人篮球项目,把困扰他很久的体能“劣势”也给改善了。

说到这就忍不住为胡金秋感到可惜,现阶段应该就是他持续“涨球”的好机会,可惜他却不能上场比赛。

好在是据说恢复的不错,距离能够重新登场的时间已经是很近了,期待...

顾全可以算得上杜锋执教国家队这3年以来最大的“收获”了吧,夏天公布世预赛名单的时候,多少球迷都对他的入选充满了质疑,觉得年入选蓝队的时候都不行,现在岁数又增加了,而且在联赛里也没有感觉到他有多厉害,怎么可能还能打得了国家队的比赛。

不成想,顾全还就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

靠的是什么,大家也都知道了,就是“三分球”。

所以,顾全的成长也给国家队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其实我们真的可以考虑考虑那些具有鲜明特点的“功能型”球员,只要他们上场之后能够发挥这个“特点”,说不定就能起到奇效。

但是,考虑到顾全的年龄就算是打也就是明年这一届世界杯了,后面的国家队还需要有出色的锋线球员来“填充”。

内线:周琦+王哲林+沈梓捷。

这个位置上争议最大的就是陶汉林,但是,刚刚过去的两场世预赛,我觉得还是很好的证明了,为什么陶汉林不能入选国家队。

试想一下,当周琦受伤,沈梓捷替补,把王哲林换成陶汉林的时候,他能打出王哲林那样的表现吗?

答案很明显,是肯定不能。

很多球迷总是喜欢“印象流”,觉得怎么怎么样,而且好像习惯性的同情“弱者”,觉得王哲林少年成名,从出道就入选了国家队,一直这么些年都是如此,凭什么陶汉林就不可以。

孰不知,竞技体育就是残酷的,天赋是不可替代的。

而且陶汉林刻苦,王哲林也同样如此,如果他做不到天赋和勤奋“并行”,请相信我,他早就“出局”了。

沈梓捷为什么也可以,很简单,他的身高、臂展还有移动能力都够,而且防守能力也很出色,哪怕他没有进攻,从这几点来说也够用了。

整体来说,更加符合当今篮球发展的主流趋势。

乔尔杰维奇是一个世界级的名帅,他不会不懂得这一点。

郭艾伦、孙铭徽、赵睿、吴前,张镇麟、顾全、曾凡博、郭昊文、胡金秋,周琦、王哲林、沈梓捷。

后卫身高不吃亏,锋线天赋不落后,内线移动不缓慢。

最主要的是,平均身高是绝对够用了。

如果真的派出这么一套阵容,而且大家都能保持相对的健康,在亚洲范围内,除了“澳新”之外,不,准确点来说是除了“澳”之外,其他的球队,我们应该都不会惧了,甚至恢复往日荣光,重返亚洲之巅也不是不可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