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靠口大缸逆袭,牛肉放缸里7天价格能翻倍,年销售额万
河南小伙把牛肉装进大缸里放7天,牛肉的价格就能翻一倍,就连没人要的牛骨头,在小伙手里也身价倍增,一缸牛肉就能卖出将近2万元的价格,年销售额达2,万元,这大缸里究竟藏有有什么秘密,眼前这个小伙叫苏国凯,河南滑县老庙乡人,今年53岁,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初中毕业后就开始贩卖驴皮,头脑聪明又能干的苏国凯,靠着卖驴皮攒了十几万元,但苏国凯不满足现状,为了多帮助父母减轻负担,苏国凯盯上了养牛,年,苏国凯正式停止了原来的驴皮生意,开始养起了牛,在老庙乡还没有人规模化养牛的时候,苏国凯一上来就直接承包了20亩的地,建起了养殖场,并到处收购各个养殖户的牛。
苏国凯一边收牛一边到处打听,谁家里有这种老式的大水缸,并表示有多少就收多少,苏国凯为什么要收购这样的大缸,原来在当地有一种历史悠久的美食,叫做老庙牛肉,从雍正时期时,老庙牛肉就是宫廷御用贡品,口感细腻香味十足,基本上家家户户逢年过节时都会有这道菜,当时在老庙乡,有大大小小30多家加工老庙牛肉加工厂,由于历史再加上工厂品质参差不齐,消费者几乎买不到货真价实的老庙牛肉,口碑一落千丈,消费者都说老庙牛肉名不符实,作为土生土长的老庙乡人,苏国凯看到当地的传统美食走向没落,十分痛心,不忍心让历史悠久的老招牌就此倒下,决心挽回市场的口碑,要把老庙牛肉做大做强,但想把老庙牛肉做好,首先要保证牛肉的品质要高,经过专家指导,苏国凯认准了西门塔尔牛和本地的*牛两个品种的牛,买回来进行杂交,因为公牛的出肉率高,肉质细腻,口感嫩滑,脂肪少生长速度又快,所以苏国凯只养只公牛,年苏国凯养的第一批牛出栏。
之前费劲收来的多口大缸,就要发挥它的作用了,苏国凯找到了他的堂哥苏国*,苏国*用传统古法来制作老庙牛肉,把新鲜的牛肉去骨,然后加盐揉搓入味后,放入大缸静置7天,7天后将腌制好的牛肉拿出,找一口大锅把水烧开,再加上十几种秘制的香料,和腌好的牛肉,大火熬煮两个多小时后出锅,此时的牛肉口感酥软,色泽红润,这样的品质才是正宗的老庙牛肉,而这多口大缸,就成了制作老庙牛肉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大缸可不一般,它是纯手工粘土制作出来的容器,用其他的器具腌制的牛肉则风味不对,只有经过大缸腌制过的牛肉,才有独特的风味和原始的味道,年苏国凯为了实现老庙牛肉的规模化生产,拿出了50万元的积蓄,又抵押了贷款,贷了多万建了一座加工厂,批量生产老庙牛肉,年,老庙牛肉终于可以实现批量上市,但苏国凯不满足于本地的市场,他认为老庙牛肉作为滑县的特色美食,应该走向全国。
为了开拓全国的市场,农村长大的苏国凯思考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苏国凯打算在全国的每个城市找一个代理商,让各个代理商自己去分销,卖给本地超或特产店,苏国凯以66元一斤的价格去卖给代理商,而代理商的分销价格可以自己定,赚多赚少都是代理商自己能力的表现,而且为了表达诚意,苏国凯承诺可以先发货后付款,独特的分销方式加上高额的利润,很快就找到了四个代理商,靠着货真价实的老庙牛肉,苏国凯打开了石家庄,郑州等地的市场,这时苏国凯的养殖场,的培育数量也达到了头,年销售额有1,多万,底下的代理商一年也能卖出多万,这时苏国凯逐渐发现,虽然牛肉的销路打开了但自己养的牛却不够用了,但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精力跟土地,再去收购更多的牛,苏国凯想到可以带着周围的农户一起来养牛,自己负责回收销售,农户负责养殖,于是苏国凯跟农户签订了回收协议,教会了农户养殖技术带着农户一起养牛,算是解决了牛数量不够的问题,看着牛肉越卖越顺,但苏国凯却有了新的烦恼,当他去工厂视察的时候发现,一头1,多斤的牛,剔出的骨头就有多斤。
之前这些骨头都是以极低的价格卖给骨粉厂,算起来跟白送差不多,看着这成堆的骨头,没有一个很好的处理方式,苏国凯心急如焚,为了提圣牛骨的利用价值,苏国凯决定到大城市考察,随后跑到了成都,北京等一线城市,发现有人在做牛骨头餐厅,生意还算不错,回来后,苏国凯拿出了身上所有能动用的钱,花了多万,开了一家占地10多亩的饭店,特色菜就是炖牛大骨,这个决定让苏国凯的家人十分反对,因为完全没有必要去跨行做餐饮,还拿出了近些年的积蓄,这样的风险很大,而且因为天天去做牛肉,亲自办大纲,苏国凯的右腿落下了病,得了股骨头坏死,日常走路都不是很利索,家人不愿意苏国凯再去花精力打理饭店,但苏国凯一心,想要开起牛骨头饭店,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饭店开始营业,苏国凯的儿子苏彬彬,眼看父亲心意已决,只能帮着父亲一起去经营饭店,在此之前做生意没赔过钱的苏国凯,在这时却栽了跟头,周边的村民,都觉得吃骨头没什么意思,根本没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饭店每天都要赔2,多元,这让苏国凯非常发愁,天天早上五点不到就跑到饭店收拾,盯着一天的经营,就这么盯了半个多月,苏国凯想到了一个妙计,来改变赔钱的现状,苏国凯在自己牛骨头饭店前开了一家烩面馆,来引流带动消费,河南本地人都喜欢吃烩面,苏国凯把烩面定价到了10元一大碗,不少人都跑来吃烩面,一般吃烩面的顾客,看到旁边有卖牛大骨的都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上一块,一来二去,牛大骨的生意也好了起来,生意好转后,苏国凯光卖牛大骨,一天就有1万多块钱的营业额,头脑聪明的苏国凯紧接着又推出了牛血,牛头肉等菜品,原来不值钱的牛骨头,牛血、牛头肉也都被他卖上了高价,消费者还非常的乐意购买,年尽管有新冠疫情的影响,苏国凯一年的销售额还是达到了2,万元,如今和他签订养牛回收协议的农户,已经有了88家,直接带动了农户的赠售,更是带动了一整个养牛行业的发展,把自己家乡的传统美食销售到了全国各地,维护了老庙牛肉的口碑,苏国凯自己说,做生意靠的就是诚信跟创新,只有把质量给做好才能把口碑给做大,只有创新才能开发出新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