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端午安康,健康一夏谨记端午养生秘诀 [复制链接]

1#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民间有“扒龙船”“吃粽子”“放纸鸢”“挂艾草菖蒲”等习俗。

今天小编为骨病朋友总结一下吃粽子的那些事!

首先,来说说骨病患者食粽禁忌有哪些?

1、颈、腰椎病患者不宜吃凉粽子

一是因为糯米和粽子馅都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加热不充分,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二是因为变凉的粽子过油、过黏,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三是因为凉粽子会导致颈腰椎病患者的内分泌失调,加重病情。

2、股骨头坏死患者不宜吃甜馅粽

甜馅粽子会使患者血糖升高,如果股骨头坏死患者吃过多的甜粽子,如果活动量少,就会导致体内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循环变缓慢,不利于股骨头的修复。

3、痛风患者在不宜吃高油脂粽子

高油脂粽子主要成分是糯米粉,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而馅料主要以枣、板栗、果料等为主,营养和热量都很高。对于痛风患者,高油脂的食物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增高痛风病发生的可能。

4、端午期间不宜大量饮酒

如果长期、大量酗酒,酒精会抑制成骨细胞,破坏的骨质大于形成的骨质,骨质开始流失,骨头会过早地陷入“入不敷出”的状态,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饮酒过度会导致或加重股骨头坏死。

其次,健康吃“粽”有窍门:

大家知道粽子不宜多吃,会加重胃肠的负担,告诉大家这些小窍门,美味与健康兼得。

重视高纤:粽子中的糯米所需消化时间较长,胃肠排空需时较久,容易形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若主料能以部分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取代,不只能添加纤维质含量,减轻肠胃担负,更有益于健康。

少油低热量:肉粽早已成为“粽族”中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脂肪含量高。假如能改用瘦肉,乃至以鸡肉、海鲜或鱼肉取代,除了少油、低热量外,还别有一番风味。

最后,吃粽子4个禁忌:

1、勿与鱼肉搭配食用

吃粽子时,搭配什么也有讲究。

粽子主料为糯米,再加上肥肉、豆类配料等不宜消化的食物,进食时最好不要再搭配大鱼大肉,以免进一步加重胃肠的负担。

吃粽子后可以喝茶或吃水果来解腻助消化。

但切记,胃肠功能弱或骨坏死的人尽量喝淡茶,不要喝浓茶。

2、勿与冷饮一同食用

时下各种冷饮搭配的粽子、冰淇淋粽子、生冷粽子等因口感凉爽,受到人们的喜爱。

医生提醒,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尤其要注意。

食用冰箱里刚拿出的的粽子,因其生冷、偏硬,对有胃病和骨病的人来说并非明智之举,所以最好取出来后,充分加热变软后再食用。

对于糯米加冰淇淋的粽子由于偏凉、偏腻,不易消化,更加应该少吃,尤其儿童青少年及老人。

3、勿早餐、睡前吃粽子

医生提醒,早上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胃肠蠕动会减慢,没有来得及消化的粽子停留在胃中,易引起积滞,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本身曾有慢性胃病、胃溃疡的患者旧病复发,出现腹胀、腹痛、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

对于平素胃肠功能不佳的人,最好在两餐之间吃,或者把粽子作为正餐。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吃粽子的相关事宜,希望可以帮到你!

最后祝大家端午吉祥、安康、快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