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从医工作者,不管资历高低,能力大小,最最基本的就是实事求是。”这是刘本化常说的一句话。
今年85岁的刘本医院的一名老中医,从医67年,他把一医院,一提起他,大家都会赞不绝口。年,刘本化从高朗乡卫生院退休,原本已经退休的刘医生如今却和上班时一样忙碌。
刘本化出生在太康县一个中医世家,其祖父、父亲都是中医,从小就在药铺长大的他传承中医,有其偶然性,也可以说是必然。
“我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小就在药铺里跑,在药铺里长大的。医院了,跟我父亲学习,18岁开始学医,那个时间段医生少,医院就没有几个医生,也没几个人,我们都是连学带实践,都属于这种状态。”老中医刘本化告诉记者。
“看病10分钟以上,不到10分钟不算看病”,这是刘本化对自己的要求。他说,对病人做全望闻问切,这个时间就不会短。所以他经常提早上班,又常拖班,因为常年吃不上热菜热饭患上了胃病。
他数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由于技术过硬,口碑极好,这些年无法操作的手术、术后康复的难题,刘老总有巧妙的办法化繁为简,那些西医成效欠佳的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慢性疾病的病人都慕名找到刘老,通过他几个疗程的精心治疗,病情得到了好转直至康复。近年来,他治疗了许多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瘫痪等疑难杂症,解决了患者多年的困扰。
“我是商丘市睢县的,听俺那说人家有来治疗的,治疗的效果很好,人家治好了,给我介绍说上刘氏中医来治疗,他也是股骨头上的病,我也是类风湿,就上这来了。到这给你查的很细,反正这个病,本身就来的慢,治疗了一段时间之后有明显的效果。”病患朱雪梅说。
不管白天黑夜,刘本化都能随叫随到为病人服务,大家夸他是个“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前段时间他由于身体不适住院,出院后子女竭力反对他再去上班,但是一些医院坐诊,就寻上门来求医。刘本化不忍心病人们一次次上门,医院坐诊。
“作为儿子从内心来说,不想让他过于劳累,毕竟年龄八十多了,医院,老爷子看到病人跑几百公里过来求诊,又是于心不忍,包括我内心来说,得给病人一个最好的治疗方法,现在俺父亲还是坚持坐诊。”刘本化儿子刘太杞告诉记者。
在这个西医盛行的年代,医院也开始西化,治疗非常标准化,刘本化却始终坚持传统中医个性化治疗的精髓。说到如何发挥中医中药特长,辨证施治,整体调节;发烧是否由积食引起;咳嗽是由风寒引起还是风热引起,如何诊断原因;对于腹泻的孩子,怎样观察大便颜色、气味,判断是炎症还是消化不良,对症治疗……刘本化总是滔滔不绝,头头是道。
多年以来,刘本化医生退而不休,继续工作在一线。他还非常喜欢学习,做完日常的诊疗工作,一有空闲和机会,他就翻看祖父留下的书籍,还订了医学杂志,始终保持对新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