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视频走班选课教练员进校园在日照,体育课 [复制链接]

1#
01:37

不等一声哨响,12月5日午后,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青岛路中学体育场就热闹起来了。篮球、足球、跆拳道、健美操......一块块运动场地,成了一片片欢乐场。

这是青岛路中学在开展体育“走班选课”教学。

什么是“走班选课”?“就是打破传统班级授课制,推行项目化体育模块教学,将田径作为必选科目,推出排球、乒乓球等10个选修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老师根据学生所选项目进行编班,五个班同一课时上课。”青岛路中学校长宋红雨说,“目的就是争取让每一个学生在体育课上都不当看客。”

这么多体育项目同时开课,体育老师数量够吗?专业技能水平行吗?

“一定注意脚踝绷紧,传球时一定要动起来......”“一个鞭子和一根木棍,哪个力道更大?弯的!所以出腿的时候,腿要折叠夹紧,迅速弹收......”这天,兴业足球俱乐部教练员刘维昊和品智跆拳道俱乐部教练员李磊,正与青岛路中学的体育老师一起,指导学生上体育课。

“瞄准驻地高校专业体育人才资源,我们联合教育部门,开展了‘百校学生体质提升工程’,由政府买单,选派余名高校和体育社会组织业余教练员,到全市余所中小学开展体育课后服务,指导建立起了多支三大球及其它特色项目运动队。”日照市体育局竞赛训练科科长王新武介绍,而今的日照各中小学已形成了“人人有项目、校校有队伍”的局面。

“找到了组织!”从小学三年级就喜欢踢足球的初二四班学生王艺睿,如愿报上了足球课。“以前就是自己瞎踢,也不懂什么技巧。”王艺睿说,现在他不仅找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队友”,而且还能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这让他对体育课更加期待了。

体育课要上好,“赛”起来很关键。王新武介绍,除选派教练员进校园,日照市体育局还依托“三大球”进校园,建立起学校—区县—市级三级竞赛体系,为青少年搭建竞赛平台。今年,82支学校代表队、近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利用周末时间,组织跨区域城际联赛,进行场比拼,赛季历时6个月。

“原来的体育赛事最多一个周,现在一场体育赛事能够让孩子们锻炼几个月。”青岛路中学体育教师高磊对练赛结合的这种运动模式赞许不已,“走班教学让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教练员的专业指导和各类比赛又让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更加高涨,现如今青岛路中学超过94%的学生能够学会一到两项运动技能,71%以上的学生养成了经常锻炼的习惯。”

高磊介绍,在今年的山东省第二十五届运动会上,日照市青岛路中学推送的运动员,还斩获了4金2银2铜。

体教融合,日照市体育局不光在保障“上好一堂体育课”上做文章。承接国家级幼儿体育试点,针对3—6岁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研发设计了幼儿体育课程体系、指标评价体系;实施青少年健康护航项目,与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合作,推行中小学生脊柱健康管理行动,开展脊柱侧弯筛查和健康操推广,全市15.8万名8—12岁中小学生受益......近年来,日照市体育局千方百计调动优质体育资源向青少年倾斜。

这不,最近提报“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日照市体育局就把“发展校园三大球运动”“对二年级学生及在年度脊柱健康筛查中存在脊柱侧弯风险的学生进行脊柱健康筛查”“在年至年期间,每年对中小学生进行游泳培训”三项,作为重点工作提报了上去。

“双减之后,学生校内校外课余时间增加,再加上今年省运会对体育精神的弘扬,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进行体育锻炼,陪伴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家长占比也在逐渐提升。”作为品智跆拳道俱乐部一分馆的馆长,李磊认为,对青少年体育运动的重视,带动体育消费日渐红火,体育培训业最先感受到了“春风的吹拂”。

“青少年体育是群众体育的社会基础,也是竞技体育跨越发展的人才基础,更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消费基础。”日照市政协副主席、日照市体育局局长孟凡香表示,日照市体育局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关于体育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承办好全国青少年脊柱健康管理工作试点,做好全国幼儿体育试点成果推广,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运动,探索学校体育教学、青少年体育竞赛、社会力量促进、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改革举措,积极争创体教融合示范市,让广大青少年身心更健康、体魄更强健,培养更多的日照籍全国冠军、世界冠军。

记者手记

一堂体育课的价值

为了“上好一节体育课”,日照市做了颇多探索尝试。

在法律保障上,率先制定《日照市全民健身促进条例》,明确了“不得占用或者变相占用体育课”等条款,规范和促进体教融合责任落实。

在教学激励上,出台《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强化体育教师技能提升,合理设置体育教师量化考核,改革中考体育项目设置与评价体系,完善体育教学风险防范处置机制。

在市场运作上,成立日照体育发展集团,负责赛事运营、教育培训、场馆运营、体质健康等服务,既为推进体教融合注入了生机活力,也盘活了体育资源资产。

一节体育课,何以值得如此“大费周章”?

“不是为了将来人人都当球星,而是要把一颗体育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成长中,培养终身运动锻炼的习惯。”采访中,记者屡屡听到这样的回答。

这样一颗种子的种下,未来长出的不光是“体育成为人们衣食住行以外的第五生活要素”,美好生活增添更多内涵,可能还会有体育产业的勃勃生机。因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成型,需要体育消费达到一定规模,而体育消费又与体育人口有着直接关联。还有数据显示,在运动健身中多投入1元钱,就可以在医疗中减少7—8元支出。

所以,一堂高质量体育课的价值,比我们能看到的,更为丰富,更为广阔,更为深远。

日照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滨体育名城,为现代化海滨城市精彩蝶变赋能加力。“现代化海滨体育名城”如何建成?一堂高质量的体育课,是日照撬动这一目标的那根杠杆上的基础一环。(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丁兆霞报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