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跑步姿态识别、心率自动计算……在南京聚宝山智慧步道,“黑科技”无处不在。45岁的市民刘女士在步道起点健康互动大屏处,正视大屏摄像头,系统自动识别其人脸并开始记录运动信息。“在这里健身空气好,数据还能实时监测,自从家门口有了这条健身步道,再也没去过健身房了!”
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不断推进,健身步道已悄然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标配”。近年来,南京市在建设健身步道过程中,不仅注重数量和里程的增加,更注重品质和服务的提升,从“标配”到“高配”,让步道变得更智能、更加人性化,努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健身环境和更贴心的健身体验。
5G网络赋能
普通人跑步也可以大数据分析
5G网络,不仅在智能制造领域,更在民生方面得到越来越多应用。国家发改委曾明确表示,“十四五”时期将引导各地对健身设施进行智慧化改造,在健身设施中嵌入5G网络和配套设施,打造智慧体育公园、智慧体育馆、智慧健身步道等。南京体育部门积极引导,创新探索“5G+体育”新模式,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彩虹跑道、人脸识别、芯片感应、实时查看运动状态……多种形式为跑步爱好者提供了别样的体验。这条彩虹跑道位于南京奥体中心外环,全长3.4公里,沿途分别设置了AI智慧步道数据大屏和AI人脸、肢体识别杆,运用AI人脸识别技术,通过移动5G高速网络提供人脸识别、智慧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功能。运动前,市民可在智慧大屏处进行人脸识别,正视大屏摄像头5-10秒,系统会自动识别人脸并开始记录运动信息。步道共配备9处智慧化设备,实时掌握市民的运动距离、时长、配速、能耗、排名等。市民不用带手机就能知道自己跑了多少公里,真正实现“轻装上阵”。
市民也可以通过“南京奥体悦享跑”小程序,选择距离最近的跑步步道或赛事等,也可以线上发起跑步,约上好友一起运动。不久的未来,步道还将设置光影陪跑墙和炫光变速灯带,让光影随着人们运动的身影跑动,让色彩跟随跑步的速度变幻色彩,不断为市民运动过程增加乐趣。目前,该步道日均健身人次达多人。除了奥体中心外,鱼嘴湿地公园、南京眼景区等地也都设置了彩虹跑道。
类似的智慧健身步道在南京越来越多,如聚宝山体育公园的核心区内,也建有一条智慧健身步道,步道沿途有湖泊、湿地、树木、花草等,四季有不同的风光。全程设有多个智能屏幕,能帮助游客测量自己的步行速度、心率、步行距离等信息。
数字科技赋能
智慧步道融入云计算等新科技
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体育民生的融合发展,提高体育民生的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化水平,有助于赋能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南京积极推动社区、公园步道和沿江、沿河、沿湖、沿山步道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智慧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