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爱心援助定点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6169821.html 成都建设户外运动休闲中心
如何打好“体旅融合”这张牌?
这个讲座支招了……
葛仙山绿道
昨天下午,由市体育局举办的
赛事名城智汇大讲堂专题培训
迎来第九期
这也是今年以来首次“开课”
跟记者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本期赛事名城智汇大讲堂,以线上视频授课的形式开展,培训主题是“体旅融合推动成都建设户外运动休闲中心的思考”。
主讲人
国家体育总局“十四五”决策咨询专家,成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与旅游管理研究所主任、教授杨强
参训人员包括成都市体育局局领导及各所属事业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和机关处(办)业务骨干、区(市)县体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同志、重点体育运动协会相关负责同志、市属有关国有企业负责同志。
01
成都体育旅游大发展
这堂课都梳理清楚了
什么是体育旅游?杨强在讲座上对“体育旅游”的定义及业态进行了解读。
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是以体育运动为核心,以现场观赛、参与体验及参观游览为主要形式,以满足健康娱乐、旅游休闲为目的,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涉及健身休闲、竞赛表演、装备制造、设施建设等业态。
西岭雪山景区
在讲座中,杨强对成都体育旅游(户外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典型案例和示范点位对成都体育旅游发展路径进行了细致讲解。包括获评国家级体育旅示范基地的成都西岭雪山景区,获评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成都融创文旅城、成都宝山旅游区、成都麓湖水城景区等。
在杨强看来,户外运动是体育旅游发展的重点,而成都发展户外运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功能齐全的体育设施,同时迎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和世界赛事名城的历史机遇,在此背景下,户外运动旅游业态发展也将进入“快车道”。
麓客岛
杨强还举例介绍了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天府奥体公园、麓客岛、天府国际赛道、兴隆湖、大坪滑翔伞基地等成都户外运动典型项目,这些地方不少都已成为游客和市民的网红运动打卡点。
在体育旅游赛事方面,杨强提到了去年举办的中国成都绿道运动生活嘉年华。其中首次举办的城市户外多项赛,开创了户外多项赛在城市中心举办的先河,提供了户外运动都市化的“成都样本”。
首届城市户外多项赛
首届城市户外多项赛
同时,杨强还认为体育旅游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可以发挥重要功效。例如,市体育局去年向十个村(社区)授牌“成都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做法就非常好,这十个村(社区)同时也是“成都乡村体育旅游目的地”。
最后,杨强对成都建设户外运动休闲中心给出建议:
进一步做好完善工作机制、优化顶层设计、打造示范载体、培育市场主体、做好宣传营销、加强人才培养等六个方面工作。
02
运动、观光两不误
打造国际体育旅游目的地
建设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户外运动休闲中心,是去年9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纲要》正式提出的。
去年12月,《成都市“十四五”世界赛事名城建设规划》发布,再次明确:
充分利用成都“休闲城市”名片,依托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资源,积极发展户外运动产业,推动徒步、路跑、骑行、登山、定向越野、垂钓、水上运动、山地运动等户外运动项目普及化、规范化、全域化发展。
新都区斑竹园三河村足球小镇
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龙门山片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绿道、林盘、西岭雪山等户外运动资源,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户外运动赛事集聚区。其中就包括,着力发展彭州葛仙山、天府新区麓湖等一批各具特色的运动休闲示范区。
为此,成都也将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打造一批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重点打造天府奥体公园、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天府水城等山地户外运动旅游区,建设国际体育旅游目的城市。
成都“车迷节”
有了政策支持,实质性建设也开始迅速“动”起来。今年2月,总投资达30亿元的彭州市葛仙山山地运动乡村振兴项目,已经正式开工。该项目由酒店露营区、山地探索区、亲子活动区等7大区域组成,设有空中滑轨、速降滑板车、丛林溜索、稻田沙滩车等多个特色山地运动娱乐项目。
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助力下,未来还有一大批市民喜闻乐见的户外运动项目,在来的路上……
原标题:《今年第一堂“课”,讲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