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讯(通讯员:安英姿)济南医学会第一届医用机器人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年济南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山东省骨与软组织肿瘤规范化诊治巡讲暨山东省手外科、骨科微创技术新进展学习班于10月31日医院拉开帷幕。
国内著名专家就骨科、手外科等领域的热点、难点以及骨科手术机器人等微创技术、骨肿瘤诊疗新进展等开展了专题报告及学术交流。医院院长魏小龙,行政院长张培军,业务院长助理、足踝外科主任李振受邀参加会议并分别做主题学术演讲,魏小龙院长同时受邀担任山东省手外科、骨科微创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嘉宾主持。
现代医学已迈入了机器人和智能化的时代,为推动济南医用机器人事业的发展,10月31日,“济南医学会第一届医用机器人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医院创伤骨科张鑫主任成功当选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张鑫主任说:“机器人应用临床趋于智能化、精细化,相信在专业委员的推动下,医用机器人和更多医学智能化研发会逐渐应用到我们的临床,惠及更多患者。”
在11月1日举行的年济南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山东省骨与软组织肿瘤规范化诊治巡讲暨山东省手外科、骨科微创技术新进展学习班上,医院院长魏小龙做了题为《3D打印抗生素骨水泥人工距骨治疗左侧距骨坏死并骨髓炎》的学术报告,行政院长张培军,业务院长助理、足踝外科主任李振分别做了题为《可屈伸铰链式指、趾关节假体在指、趾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人工真皮在手足皮肤缺损中的临床疗效》的主题学术演讲。
魏小龙院长担任嘉宾主持
魏小龙院长做主题演讲
魏小龙院长在演讲中总结:“3D打印技术实现了骨病患者手术方案的个性化定制,使手术准确度、手术成功率大幅提高。同时,能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3D打印技术引领了疾病治疗新模式,改变了骨科治疗的思维。该项技术可治疗需要外科处理的关节、脊椎、四肢、颌面与头颅等骨科疾病,如外伤骨折、股骨头坏死、骨肿瘤、关节病、腰颈椎疾病以及各种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无论多么复杂的病情,都可以通过3D骨骼打印清晰地展现出来,而后为患者准确制定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为骨科疾病拓展了新的治疗模式。”
我院专家组在总结此次参会时提到:“以创新、转化、推进为理念,提高创新意识,成功转化为临床成果,是我们前期临床科研工作的主要方向,也将是未来的工作重点。我们致力于推动更多创新型成果和适宜技术惠及患者、助力全民健康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