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4292716.html江门体育中心场馆内,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体育锻炼。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皇智尧
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持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中小学生每天开展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在我市校园中已成为常态,一些学校还开设了诸如武术、排球、气排球等特色体育课程。然而,孩子们在校园外的体育运动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此前,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委员议事厅”调研组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逾名受访者中,学校体育课频率一周两节的占比最多,达到36.43%。这也意味着,学生在校园中除常态化开展的大课间活动之外,体育课所能提供的运动锻炼时长有限,因此,课后闲余时间和校园外的运动锻炼显得格外重要。
近期,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委员议事厅”调研组聚焦校园外学生运动锻炼的情况,与我市部分学校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积极交流,探讨如何让体育从“一门学科”变成“一种习惯”,推动阳光体育运动进一步发展,提高我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
中小学时期是提升体质的“黄金期”
一直以来,学生的文化课被很多家长视为第一要务,在校园中占据大多数时间,体育运动与文化学习间的“时间拉扯”让不少家长感到困扰。
“有时候,文化课的任务比较多,孩子们完成文化课任务后再去进行体育锻炼,不仅会很晚而且也很累……”“学习跟锻炼方面,我只能更偏向于孩子的学习……”市政协“委员议事厅”调研组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如何处理好学习成绩和运动锻炼的关系,成为困扰家长的一大难题,这也是校园外学生继续开展体育运动的主要阻碍。
“这个问题非常现实和重要,因为任何国家的学校和家长都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