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太空机器人费奥多尔成教练?新机器人或年升空
据俄罗斯卫星网27日报道,俄罗斯“智能机器人技术”科学生产联合公司执行经理叶夫根尼·杜多罗夫指出,去过太空的“费奥多尔”太空机器人,将被用于测试新机器人使用的技术工艺。而新机器人计划于年前往太空。
据报道,杜多罗夫指出,“按计划,(‘费奥多尔’太空机器人)将在‘遥控智能机器人’项目研发中,继续作为一种工艺实体模型使用。这个项目计划建造的人形机器人技术综合系统,将在国际空间站表面工作,执行一整个系列的技术操作。也就是说,俄罗斯将在‘费奥多尔’基础上,研制新机器人所需的技术。”
年8月22日,“费奥多尔”搭乘“联盟MS-14”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国际空间站上接受了自主模式和航天员操控测试。9月7日,“费奥多尔”返回地球。 “遥控智能机器人”项目计划建造“没有脚”的人形机器人,在国际空间站外表面应用。年2月有报道称,该机器人的草图设计和技术设计已经完成,计划于年前往太空。
阿尔麦斯机器人基地在深圳落成
7月28日,RMaaS(阿尔麦斯)机器人基地在深圳落成,中智卫安、云迹科技、阿尔华科技、易普森科技作为率先入驻基地的科技企业参加基地揭牌仪式。RMaaS机器人基地基于机器人专业生产制造园区打造,包含机器人专用供应链体系、机器人核心器件研发/生产体系、机器人专用测试检测体系、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和物流仓储配套体系等,通过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个性化服务的创新理念,基于4I维度,为有志于投身服务机器人的企业,提供从研发、设计、制造、测试、认证、赋能、运维等一系列超级服务。
首进湖南,新松领地机器人欢乐城项目正式开工
7月28日上午,张家界·新松领地机器人欢乐城项目开工。张家界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主任虢正贵、市委副书记市人民*府市长刘革安、市*协主席汪业元、市人大常委会*组书记副主任胡丘陵、新松机器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曲道奎、新松机器人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郝占岗、领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玉辉、领地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许晓*,以及张家界市领导单铸飞、曾超群、欧阳斌、李培其等参加了开工仪式。这是张家界市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与智能科技产业、机器人产业相融合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
新松专场晚会燃爆全场:“机器人与你在一起”
日前,“机器人与你在一起”新松专场晚会,在浑南中央公园水晶广场举办,沈阳新松机器人与舞者共舞,掀起了表演高潮。前所未有的“人机大战”、更加爆发的音乐LIVE、轻松愉悦的舞蹈形式、奇幻酷炫的舞台效果……沈城市民欣赏到一台别具风格的视听盛宴。这台“柔软”的机器人,一改传统工业机器人刚性、刻板的运动轨迹,随着音乐和灯光律动、挥舞摇摆着手臂,颇有灵*舞者气势,燃炸全场!
川崎机器人项目建设热火朝天预计10月主体全部竣工
近日,南通高新区的川崎机器人项目迎来节点性进展,三栋厂房已经封顶,另外三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主体施工。川崎机器人项目为南通高新区一季度开工的重特大项目,由鑫泽(南通)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5亿美元,用地面积90亩,总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该项目主要产品为川崎机器人生产线、自动化集成线。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顾卫清表示,该项目预计10月主体全部竣工,明年3月正式投产。项目投产后5年内达产,达产后预计年应税销售额不少于10亿元。
上海再牵头国内首个机器人肺癌手术专家共识
7月24日,医院肿瘤科罗清泉教授牵头制定的我国首个《机器人辅助肺癌手术临床专家共识》发布。该共识的发布或将推动我国医疗机器人使用范围和使用深度的扩大,进一步提升我国机器人胸外科手术的临床诊疗规范,提升中国胸外行业微创整体技术水平。
医院迈入“三维微创机器人手术”时代
日前,随着天玑骨科机器人主机系统、创伤(二维)及脊柱(三维)工具包、三维透视系统中的最后一环“透视眼”——西门子移动式C臂CT-CiosSpin的全部装机完成,医院骨科正式迈入了“三维微创机器人手术”时代。据悉,目前,医院骨科已成功完成天玑骨科机器人手术36例。其中,7月1日至22日,共完成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24例。
20分钟,咽部肿瘤就被机器人细长灵巧的机械臂完整切除!
73岁的徐老先生口咽癌放化疗后不幸复发,在复旦大医院头颈外科诊治,成为该院首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患者。令人欣慰的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仅三天,他就顺利出院。让人振奋的是,复旦大医院收治这一类患者创出新速度,利用机器人手术精准、微创、高效康复的特点不到一周就完成了7例高难度手术。
舒强教授团队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从孩子肺里取出一颗“圆葡萄”
7月29日上午10时,浙大儿院滨江院区4楼手术室里,*委书记舒强教授坐在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操控台前操作着机器。手术机器人屏幕显示,在主刀医生舒强教授的一推一拉之间,患儿粘在一起的上下肺叶很快被分离,手术刀向肺叶纵深处不断探进。这是舒强教授亲自在为一个13岁男孩做一台肺结节切除术。过了约三个小时,守在手术室外的家长迎来他们满心期盼着的好消息:孩子肺上长出的“圆葡萄”已被成功切除,病理检查报告也出来了,是良性。
机器人医生手艺高浙大二院引入智能设备提升手术质效
7月28日,浙江首台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在浙大二院正式“上岗”,为一名75岁的双侧股骨头坏死患者成功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和传统人工关节置换相比,机器人手术系统最大的优势在于植入更精准、切口更短、损伤更小、出血更少,患者术后康复更加迅速。”浙大二院骨科副主任、关节外科主任吴立东告诉记者,当天术后患者手术侧肢体长短与对侧相差2毫米左右,偏心距差别近乎为零。
从播种到收割全由机器人操作,智能“叶菜工厂”来了
7月底,重庆市农科院下属企业重庆凯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传出好消息:一个播种、育苗、移栽、运输、栽培、采收等生产全程无人化作业,完美结合工艺与农艺增加单产量、减少劳动力、实现智能化管控的“神器”——“叶菜工厂智能装备”研发成功!这个“叶菜工厂”采用定植盘高精度高密度育苗,由机器人将种子播撒到装有育秧基质的钵体状定植杯里,种子在这里经过10天左右的育苗期后,再由机器人将定植杯一个个抓取起来,移栽到15层的立体栽培设备种植槽上。
洛阳“智造”微耕机器人:个头小本事大
7月29日,在位于伊滨区的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技术人员正在对新研发的微耕机器人进行测试。该多功能微耕机器人为履带底盘,爬坡能力强,使用锂电池动力,可配套多款农具,全程遥控完成喷药和农耕作业,即便在果园、大棚等狭窄空间,也能来去自如,是名副其实的“个头小,本事大”。
智能竹条分选机器人提升竹制品生产效率
可替代至少4个人力,分拣速度高于人工10倍,检测准确率高达99.9%……近日,走进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多家企业发现,由福州大学“视觉哨兵”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竹条分选机器人可有效解决企业竹条人工检测效率低、工人误检漏检率高等问题。
智能机器人上岗定海电力巡检实现智能化
近日,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配电)在定海13个电力开关站安装了巡检智能机器人,实现电力巡检智能化。调试人员将巡检手机接入智能机器人后,智能机器人立即开始工作,移动到第一个开关柜,通过红外摄像头及超声波接触器,将该开关柜的温度、声波及电流电压指示、开关分合状态准确扫描,并迅速上传数据。短短20分钟的工夫,智能机器人就完成第一轮扫描,回到起始位置。
国产首台船底智能清洗机器人启用成功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商用水下智能清洗机器人,在青岛港码头下水,大大提升了洗船的效率。机器人操作员*磊介绍,如果在岸边视野可视范围内,他们可以通过遥控器进行清洗,如果在船底,他们可以通过GPS定位和SBL位置搜索,综合地面站,通过摄影进行清洗。
南京夫子庙景区现机器人“巡警”
南京夫子庙景区内出现了一个巡逻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身高大约一米左右,有着一个长长的脖子和两个硕大的眼睛,在周围没有人为操纵的情况下,独自在夫子庙巡视,遇到前方有障碍物,他会主动提示“您好,欢迎来到夫子庙景区,请勿阻挡,我正在巡逻监控。”据了解,这个机器人目前还处于调试阶段,等调试结束,将会正式投入夫子庙景区的日常巡逻当中。
米其林餐厅智能配送,特色小城菜邂逅送餐机器人
年,出于对莆田家乡菜的牵绊,福建华侨方志忠在新加坡创立了莆田餐馆(PUTIEN),三度摘得米其林一星餐厅的称号,获得蔡澜、林青霞等诸多名人的点赞。为了进一步降本增效,莆田餐馆引进了送餐机器人。 最初餐厅尝试了一种辐射型配送模式,比如5个桌子只留一个机器人停靠点,由每一个看台的服务员辐射到各自负责的桌位。但是运行后发现这样的送餐效率并不够高,于是餐厅调整为机器人按照任务单独送达每一桌,送餐效率得到改善,机器人日配送量可达盘。
智慧餐厅等你来“尝鲜”:轻置托盘即可结账、机器人洗碗切肉
7月27日,位于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互联网园的园区智慧餐厅开启试运营。据介绍,餐厅总面积㎡,可供人就餐。新餐厅不仅引入有品质的社会企业经营,同时植入了“互联网+”,自助结算、营养分析、手机订餐实现了智能化服务。前厅准备了智能餐盘、智能取餐柜等智能化产品,后厨则购置了自助洗消设备、绞切机、切丁机、锯骨机、脱皮清洗机等多款机器替代人工或辅助人工提高效率。在降低后厨人员成本的同时,减少人与餐品接触,提高食品安全程度。
有伴游机器人做专属导游智慧游园就这么简单
今年5月,第三代景区伴游机器人落户奥森公园北园。这款任逍遥伴游机器人是奥森与北京九星智元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智能旅游设备。游客可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