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较好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4月4日,在五棵松体育中心竞赛层环廊一间普通办公室内,两名工作人员正通过远程云台,控制着两台笔记本电脑上的多场景即时画面。这天下午在五棵松体育中心内进行的“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中,就通过这套“云转播”系统上传至云端,从而使导播制作实现了“千人千面”的效果。
五棵松体育中心运行智能跟随机器人。本报记者刘平摄
子弹时间摄影设备将冰球比赛中的精彩瞬间定格,可让观众多角度立体观看精彩时刻。
“云转播”技术是对传统转播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它把传统转播必须集中到一个场景完成的工作,拆解成了前端信号采集、云端信号传输和导播制作三个环节,从而实现了转播设备云端化和人员服务远程化,降低成本的同时,又能保证视频转播服务的专业性和高清晰度。
据北京国际云转播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郭真介绍:通过5G技术提供的带宽和传输速度,可以让“云转播”将现场的多路超高清视频信号,通过5G或固网传输到云端,在云端实现多路信号的导播切换、图文制作等功能。“这次导播制作并不是在五棵松体育中心完成,传输到云端的信号既可以在首钢体育中心内的本系统上完成制作,也可以在TOC(技术运行中心)和MOC(主运行中心)完成制作,这使导播制作实现了‘千人千面’的效果。”郭真说。
此外,“云转播”还应用到远程无人混合采访和远程新闻发布厅工作场景中。在此次测试活动中,五棵松体育中心就搭建了无人混合采访区和远程新闻发布厅,这是为了一旦疫情出现不确定性时,冬奥会赛后的新闻采访既可以保护运动员不暴露在大量的文字和视频记者面前,又可以确保运动员在“情绪未冷”状态下的真情流露。
云转播技术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联系运动员端和记者端的作用。郭真说:“这就是专门为记者服务的流程,它可以实现超高清的、广电级的制作效果,所有素材不仅可以为当前场馆内的记者提供服务,还可以通过后期短视频制作、云端存储分发,实现为国内记者、国外记者提供内容服务。”
不仅仅是“云转播”,此次“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的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内,在5G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卫星导航、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环境的支撑下,还应用了智能机器人、子弹时间、自由视角等高科技项目,它们分别在高效办公、视觉呈现、运动员训练、比赛赋能和助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主任陈双说:“下一步,我们还计划征集五到十个科技项目来进一步参与实际应用。”
(原标题:高科技助力云转播实行“千人千面”)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李远飞实习记者邓方佳
流程编辑:u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