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42525 [复制链接]

1#

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通过血液透析方法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 根据其临床特点制定相应治疗措施。结果 60例患者共实施血液透析624次, 心律失常126次, 其中, 29次为心房颤动, 2次为窦性心动过缓, 37次为室上性早搏, 1次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29次为室性早搏, 28次为室性早搏二联律。年龄>50岁患者心率失常率显著高于年龄中国论文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


DOI:10.14163/ki./r.2015.30.078


基于多种因素影响, 慢性肾衰竭发病率逐渐上升, 给患者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慢性肾衰终末期需通过维持性血液透析方法治疗, 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在采用血液透析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基于患者活动减少、血脂异常、透析不充分和*性代谢产物在体内储留等因素, 导致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 威胁患者生命[1]。为进一步了解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通过血液透析方法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 其中, 男38例, 女22例;年龄30~77岁, 平均年龄(53.62±7.02)岁;1例多囊肾, 5例药物性肾损害, 1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 18例糖尿病肾病, 18例高血压肾病。


1. 2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患者均通过碳酸氢盐透析液和聚飒膜透析器维持血液透析, 透析4~4.5 h/次, 透析3~5次/周, 根据患者透析过程中的尿量决定透析时间和次数。对于24 h尿量15 h;对于24 h尿量>800 ml的患者透析2次/周, 每次透析>9 h。根据患者具体状况在血液透析中维持心电, 定期听诊心脏,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 择时测量血压。记录心律失常患者胸闷、大汗、恶心、心悸、头晕和头痛等症状, 并查找原因, 制定相应治疗措施。治疗措施包含降低血流量、吸氧和静脉注射150 mg胺碘酮[华裕(无锡)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500 ml葡萄糖注射液等。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状况和临床治疗效果。


1. 4 疗效判定标准[2]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在用药15 min内消失, 向窦性心律转复, 可心室率下降, 2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在用药30 min内没有好转, 没有向窦性心律转复, 心室率下降50岁患者血液透析74次, 35次出现心律失常, 占47.30%(35/74)。年龄>50岁患者心率失常率显著高于年龄50岁患者心率失常率显著高于年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