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浦成陆不过来年,清同治元年,公元年,新浦前河(今市化路)还是盐运码头。到了光绪三十一年,公元年,大浦以“胶海关海州分关”名义自行开放,新浦进入发展期,外地人来此经商增多。
尤以年陇海铁路开通,东海县商会自海州迁至新浦,有了大批外地商帮涌到新浦发展。新浦人口日渐增多,各项事业才有了开始。
新浦最早的民间体育活动,要数到中国传统武术,由于来此经商的外地人渐多,竞争激烈,考虑到人财的安全,商家高薪从外地聘请拳师来此看家护院,或为东家保镖。
建国路西头的郭海山大院,因贩*每天收到银元数量巨大,除有卫队挎枪护送外,还从上海聘请了印度阿三门前站岗。
拳师们空闲时收些地方年轻人为徒,增加收入,教弟子演练拳脚,每天清晨在空场地上耍弄刀、枪、棍、棒,眼花缭乱、喝声时起。这在当时的新浦可算作是新鲜事。
虽说当地人也见过跑江湖卖膏药的,铺上席子,玩上几招刀枪棍之类,但未及过瘾却是要推销药丸的。外地拳师的到来,每天都吸引着不少人围观,就连拾草捡粪的也会驻足看上几眼。
在各家拳师中,山东来的张凤山有些名声,此师个头不高,却很敦实,言语不多,力气不小。刀枪拳棍甚是娴熟,尤以大刀了得,舞起来是四面生风,那身板那踢脚步步到位,利索有力,因而在新浦老街甚有名望,不少青年托人上门拜师。中国传统武术是我市最早的体育活动,就连当时的*阀白宝山*队,为提高士兵身体素质,也在*中设有武术教官。
篮球运动的兴起在年,当时篮球已在新浦出现,医院王益三医生喜好篮球,在没有场地的情况下,自做简易篮球圈,打打篮球做些动作,但在新浦已是新鲜事物了。
后普爱学校(建国路小学)平整了操场作篮球场,又竖起正式篮球架,开创了我市篮球运动的第一。普爱学校组建起小学生篮球队,聘请王益三医生为篮球指导,开展篮球活动。
时青岛轮船公司驻新浦办事处经理张憩园喜欢篮球,经常去普爱学校和老师王席之等人打篮球,时间长了,一帮球友便鼓动他成立一个篮球队,开展活动提高球技。
年,由张憩园牵头成立了健华体育会,会址设在新龙镇小学,即后来的解放路小学。组建起“健华篮球队”,队员有史伯荣、周子虹、王铁英、郭新白、时白龙、刘锦帮、滕子馨等人。
当时普爱小学有两个学校,一为普爱学校,在内院;一为普育二校,在外院。普爱学校走南面的校门,普育二校走东面的校门,北面临建国路的大门上,悬以“健华体育会”的横牌。
健华篮球队利用普爱小学篮球场,开展训练组织赛事,常与普爱小学篮球队开展比赛。还曾经代表东海县去徐州、青岛、上海等地参加比赛。(市桥人家原创:马鉴尧,转载请署作者名。)
健华体育会内运动项目不少,设有球类,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网球、排球等活动,还有田径项目。税警总团的第六团指导员戴步瑞爱打乒乓球,新龙镇小学内有乒乓球桌,常有一帮爱好者在那里切磋球艺,比上一番。
医院的王健之院长爱打网球,在普爱小学西北角有水泥地面网球场,那便是王院长与球友们的活动场地。普爱小学东北角原为泥土场地,为了篮球活动需要,由青岛轮船公司办事处出资改建为三合土地面,用于篮球、排球场地。
当时健华体育会活动经费、体育用品添置以及普爱小学场地建设,均有青岛轮船公司驻新浦办事处在招待费中支出。张憩园如此大手笔的花费,加之体育会总是聚集一帮年轻人活动,引起当局注意,时处抗战爆发前夕,国民*第八专员公署情报科,逮捕了张憩园。
认为他的经费来源不明,联络青年教师,是有不可告人目的。结交*人,有刺探*情、收集*事情报嫌疑。关了一段时间,也未查出什么证据,后由东海县商会出面保释出狱。不久张憩园便返回青岛,健华体育会因财务告罄而解体。
健华体育会解散后,新浦爱好篮球运动的人断断续续还在活动,大家凑在一起,自费组织起“体友”篮球队。由普爱学校的仲延亮、刘锐文、范小峰,还有曾在税警团任体育指导员的张德功、医院学习的谢振亚、李长兴等人组成。
体友队队员技艺娴熟,正值青春年华,拼打勇猛,是徐海地区球队中的劲旅,日伪时期曾三次西去徐州,参加伪淮海省运动会,在彭城引起不小的反响。
(市桥人家原创:马鉴尧,转载请署作者名。)
参阅资料:
《民国年间新浦的体育活动》王退庵,新浦文史资料第四辑。
《新浦区志》0年版。
《建国初期新浦地区的篮球运动概况》骆名伟、王世恩,新浦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片选自网络